[实用新型]人员防落水自动救护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0868.X | 申请日: | 199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97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2 |
发明(设计)人: | 蒋日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日鹏 |
主分类号: | B63C9/18 | 分类号: | B63C9/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员 落水 自动 救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员落水救护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随身携带的救护装置。
目前现有的可以随身携带的人员防落水救护装置主要有以下三种:第一种是葫芦球,它是将几个球状的泡沫体系于人体前后,保护落水人员;第二种是泅水衣,背心式的穿在身上,利用夹层内海绵体支撑的一定空间体积排水,托浮人体,第三种即半自动装置,由落水人员打开压缩气瓶的气阀给气囊充气,从而起托浮人体的目的。前两种装置因随身携带具有较大的空间体积,影响人员的正常活动,因此局限于水面作业人员,比如船上的儿童,有准备的水上救护等,而此范围以外的人员却很难配带。第三种装置要求落水人员清醒到打开气阀的层度,而实际情况中落水人员都极度紧张,很难达到此要求,尤其妇女、儿童、学生等更难以实现。
这样对于居住周围多水面而又不识水性的人员,配带其它类安全救护装置而又影响作业的水上人员,就缺少一种可行的方便随身携带的防落水自动救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随身携带的人员防落水自动浮力器,它能够在人员发生落水后自动产生浮力托浮人体。
本装置主要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在一个盒式壳体内设置有液化气罐、杠杆、压缩气囊,以及遇水后能产生力的作用的装置,该装置由纸柱一端固定,另一端由弹簧作用下的“T”形拉杆拉着组成。定形纸柱由海绵与外界接通,如果有液体进入壳体,海绵即将液体传递给纸柱,利用纸柱被浸湿松软伸长的特性,使弹簧长度发生变化对外产生力的作用。这一力的作用推动了处于平衡状态下的杠杆,杠杆的转动打开了液化气罐上的阀嘴给压缩气囊充气,由气囊产生的浮力托浮人体,浮力的大小由液化气的多少决定。
本装置因采用了液化气和压缩气囊作浮体,因此体积和重量大为减小,便于携带;气囊的充气与否直接由液体对纸柱的浸湿达到,因此自动性能稳定;同时只要更换纸柱和从新充气即可再使用。
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详细描述。
图1是本设计的侧视图。
图2是本设计的内部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中杠杆部份受力示意图。
参照图1,盒式壳体(1)由金属片冲压制成底板和四壁的五面体,另外一面由盖板(5)代替,盖板(5)由螺丝(6)固定,可以拆卸。导气管(4)通过盖板(5)上的孔,内接液化气罐阀嘴,外接气囊(2),气囊(2)由软性塑料布制成。(为了图面整齐将气囊(2)绘成了方形)。壳盖(3)可以打开和关闭,(图中处于打开一位置)。关闭时,由下端的凸台弹性地卡住壳体(1)的内壁,这时将气囊(2)压缩进了与盖板(5)之间的间隙,其目的是减小气囊的体积和保护气囊。当气囊被充气时,由气体压强对壳盖(3)产生的推力自动打开。因气囊与壳盖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一定的气体压强对壳盖产生的推力也比较大,保证了壳盖(3)的自动打开,壳体(1)右侧上下部分接有扣系钮孔(7)为了携带之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日鹏,未经蒋日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086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弹子插芯钢门锁
- 下一篇:自循环扫描式汽车后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