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文物保护用鞋套无效
申请号: | 92201682.8 | 申请日: | 1992-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66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增光 |
主分类号: | A43B3/16 | 分类号: | A43B3/16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周樱 |
地址: | 10005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文物保护 用鞋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特殊用途的鞋套,尤其是古建筑文物供参观者使用的鞋套。
为了保护重要文物的地面,曾经有拖鞋,这种拖鞋具有保护地面的功能,但使用者往往因不习惯穿着以至跌倒,穿着走路不够方便,尤其对于中老年旅游者不慎摔跤会造成严重后果。冬天穿着也比较寒冷。中国专利88216672.7公开了一种鞋套,它由前套及圈围组成,虽然具有便于穿脱的特点,但由于周边十分浅窄,同样具有前述与使用者联系不够牢固的缺点。鞋套的用料也较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文物保护用鞋套,它既要便于穿脱,又要让使用者的脚与鞋套连接牢固,鞋套底部与被保护的地面具有足够的摩擦力与稳定性。鞋套可以直接套在鞋上,免除脱鞋的麻烦。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文物保护用鞋套,包括足尖前片1、足跟后片2、连结带3、鞋垫4、鞋底5,其特征是:由条状带6与连结带3组成的足尖前片长度L1是全足长度L的0.55~0.35,足跟后片长度L2是全足长度L的0.25~0.35,组成足尖前片足尖后片的条状带6不少于三条,条状带之间留空洞7;条状带6与鞋垫4,鞋底5缝合或粘合,条状带6另端用连结带4缝合或在条状带中预留空洞串通连接;在足跟后片2的连结带3上,预留穿带孔8;鞋底5的底部呈波浪形、圆柱状凸纹或软底。
本实用新型具有:穿着牢固,使用者的脚不在鞋底滑动,穿脱方便,可以充分利用服装工业边角料,成本低,充分保护地面不致污染或划痕等特点。根据调查,由于千万个旅游者常年蹬踩、磨损,造成地面坍陷,直接影响古建筑物的寿命,本实用新型可以减少各种皮鞋、旅游鞋等鞋类对文物古迹地面的摩擦和损耗,从而达到保护文物古迹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古建筑文物的旅游者,宾馆地面保护,也可以进入家庭代替拖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足尖前片展开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足跟后片展开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鞋底示意图。
现结合附图进一步叙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与实施例:
参见图1~4:根据试验,足尖前片L1与L按照0.55~0.35的比例穿着是牢固的,不致出现使用者的脚从鞋套中自动或无意中滑脱的事故。足尖前片1与足跟后片2的连结只需要将足尖前片的连结带3穿入足跟后片的穿带孔8中打单向结11即可,穿脱十分方便。
鞋底5可以采用泡沫塑料,聚酯树脂,PVC塑料或木料软皮制成,鞋底加深条纹或呈圆柱状凸纹9是为了防滑,鞋垫4采用常用的布质垫,或塑料、皮革垫与鞋底5、条状带6缝合或粘合形成整体。鞋垫4也可以采用可更换方式、直接插入鞋底与足尖前片1与足跟后片2的结合部之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一次性使用的纪念品或多次使用的保护鞋套。
图2、3的标号10代表裁剪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增光,未经李增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68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