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灵扳手无效
申请号: | 92201901.0 | 申请日: | 199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55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植璜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植璜 |
主分类号: | B25B13/46 | 分类号: | B25B13/46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代理部 | 代理人: | 王礼华 |
地址: | 厄瓜多尔***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扳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板手,更具体地说涉及固定式板手。
目前在拧螺栓、螺钉或螺母等时,广泛使用固定式板手。其缺点是,当将板手卡入被拧物,每拧转若干角度后,需将板手退出被拧物,回复到原位置后再重新卡入,才能重复拧转,操作不甚方便。有一种称做筒式板手的固定式板手,其采用棘轮机构,虽然操作时板手不必退出,而能重复拧转,但是其缺点是筒身很厚,比较笨重,占用被拧物四周的空间多,若被拧物周围缺乏这样的操作空间,则板手操作困难,甚至不能工作。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克服上述板手所存在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板手”,其不仅具有上述筒式板手的“不必退出被拧物就可重复拧转”的使用方便的优点,而且结构紧凑、轻巧,占用空间较小。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固定式板手由板手主体、斜面滑块、压缩弹簧和挡块构成,板手主体上开有滑槽,斜面滑块可在滑槽中滑动,斜面滑块的斜面与板手主体的滑面之间形成一角度,压缩弹簧一端与斜面滑块接触,另一端与挡块相连。
本实用新型板手卡入被拧物后,朝某方向转动若干角度,即能拧动被拧物。为进行下一次拧转,板手需朝反方向转回;此时被拧物保持不动,斜面滑块被推动沿滑槽滑动,弹簧压缩,当斜面滑块滑动到板手开口距等于被拧物的对角线长度时,板手主体即可实现反方向转回,卡住新的接触面,以进行另一次拧转。
本实用新型板手与现有棘轮机构的筒式板手相比,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加工容易,具有不必退出被拧物就可重复拧转的优点,可代替目前广泛使用着固定式板手(包括筒式板手)。
附图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板手的主要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A剖面图。
下面参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板手由板手主体1、斜面滑块2、压缩弹簧3、挡块4构成,标号5是作为被拧物的螺母。
板手卡入假设螺母5的B-C面后,顺时针方向转动若干角度,即能拧转螺母。
为进行下一次拧转,板手应逆时针方向转回,此时,螺母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斜面滑块2被推向左方,弹簧3压缩,由于斜面滑块的斜面D与板手主体之滑面E之间形成一角度α,因此,朝逆时针方向推板手时,随着滑块推向左方板手开口距12逐渐增大,当12增大到螺母对角线长度11时,板手即能作逆时针方向转动,滑块2因压缩弹簧3的弹力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板手即可卡住螺母5的F-G面,以作另一次顺时针万向的拧转。
为使滑块能顺利推向左方,角度α至少要大于斜面滑块材料对滑槽材料的静摩擦角。而且α角越大,所需外推力越小,所需滑块行程也越小,但α角过大,则板手下部占用空间位置也越大。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滑槽制成T型槽形式。
挡块4的作用是固定压缩弹簧3的一端,本实施例中挡块与板手主体通过焊接连成一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原理还可对附图所示实施例作各种变换,例如滑槽型式、挡块与板手主体的连接方式,显然,这类变型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植璜,未经林植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19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电动冲
- 下一篇:兼具自动及手动减压装置的测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