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氟塑料衬里蝶阀无效
申请号: | 92202100.7 | 申请日: | 1992-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21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07 |
发明(设计)人: | 房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向阳化工设备厂 |
主分类号: | F16K1/22 | 分类号: | F16K1/22;F16K1/226 |
代理公司: | 温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陈肇南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氟塑料 衬里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氟塑料衬里的蝶阀。
CN91228018.2公开了一种具有上阀轴氟塑料径向密封结构,下阀轴氟塑料全密封结构和阀芯圆弧部分氟塑料径向密封结构的氟塑料衬里蝶阀,这种氟塑料衬里蝶阀成功地解决了腐蚀介质沿阀轴向外渗漏的问题,但由设在阀腔内衬外周的弹性件构成的阀芯氟塑料径向密封结构仍不足以使阀腔内衬上、下端面同阀芯外衬的上、下端面之间形成严密的端面密封,因此,这种氟塑料衬里蝶阀在阀芯关闭后,腐蚀介质仍会沿阀芯的上、下端面向另一侧流过,关闭也就不干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阀芯上、下端面密封严密的氟塑料衬里的蝶阀。
解决本实用新型的要点是在阀腔内衬外周的上、下端面处设置O型的弹性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O型弹性件结构图;
图3,O型弹性件同阀腔内衬弹性件的连体图。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这种氟塑料衬里蝶阀由阀体总成和阀芯总成两部分构成,阀体总成包括剖分式的阀体(1)和由阀腔氟塑料内衬(2)、上阀轴孔氟塑料内衬(3)及下阀轴孔氟塑料内衬(4)组成的整体式阀体内衬,其中阀腔氟塑料内衬(2)外周的上、下端面处沿上阀轴孔氟塑料内衬(3)和下阀轴孔氟塑料内衬(4)的圆周方向设有凹槽,阀腔氟塑料内衬(2)外周的其它部分也设有弧形的凹槽,在这两种凹槽内分别嵌装O型弹性件(5)和弹性件(6),这两种弹性件也可如图3所示形成连体结构,此时,弹性件(6)应沿阀体(1)的剖分面剖成两部分,而弹性件的材料可采用硅橡胶。此外,下阀轴孔氟塑料内衬(4)和设在阀体(1)上的下阀轴孔均为盲孔结构。阀芯总成包括阀芯(7)、上阀轴(8)、下阀轴(9)和包衬在三构件外表面的阀芯氟塑料外衬(10)、上阀轴氟塑料外衬(11)及下阀轴氟塑料外衬(12),且三外衬(10)(11)(12)形成整体结构。将阀芯总成套装到阀体总成中,衬有氟塑料外衬的下阀轴(9)即支承在下阀轴孔氟塑料内衬(4)中,形成滑动配合和下阀轴氟塑料全密封结构;拧紧阀体(1)的紧固螺栓,O型弹性件(5)和弹性件(6)即通过弹性力使阀腔氟塑料内衬(2)同阀芯氟塑料外衬(10)抱紧,在阀芯的上、下端面和圆弧部份分别形成端面密封结构和径向密封结构;在上阀轴孔氟塑料内衬(3)的外周装进弹性件(13)和弹性件压紧环(14),並通过同阀体(1)螺纹配合的压紧套(15)压紧,使上阀轴孔氟塑料内衬(3)同上阀轴氟塑料外衬(11)之间既形成动配合,又形成上阀轴氟塑料径向密封结构,上述弹性件(13)可采用O型密封圈,弹性件压紧环(14)的内孔表面以锥面设计为佳,此外,弹性件(13)和弹性件压紧环(14)可多层重叠。
如上结构的氟塑料衬里蝶阀,在阀腔内衬上、下端面同阀芯外衬上、下端面之间因有O型弹性件压紧,端面密封条件较好,因此,这种氟塑料衬里蝶阀不仅解决了腐蚀介质沿阀轴方向的渗漏问题,也解决了腐蚀介质沿阀腔轴向方向的渗漏问题,此外,这种氟塑料衬里蝶阀的阀体内衬更适宜采用全氟乙丙烯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向阳化工设备厂,未经温州市向阳化工设备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21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