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下套管自动钻井液灌入回压阀无效
申请号: | 92202121.X | 申请日: | 1992-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4526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03 |
发明(设计)人: | 胡宝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安智;胡宝青 |
主分类号: | E21B33/10 | 分类号: | E21B3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226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套管 自动 钻井 灌入 回压阀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在石油,天燃气勘探开发时下套管,注水泥固井作业中所必须使用的固井附件--固井回压阀,使用它能保证固井注水泥返深高度从而达到固井的目的。
现有技术所使用的固井回压阀有两种,如附图1,附图2所示。
第一种回压阀在结构上实质是一种单向阀,其结构主要由外壳(1a),阀座(2a),阀芯(3a),弹簧(4a),阀杆(5a),压板(6a)等组成,当地面注入泥浆或水泥浆时呈通路,当水泥浆或泥浆欲回流到套管内时则不通,这虽能保证水泥浆在套管与井壁间隙间的返深高度,但实际下套管作业中常需每下入6--10根就必须灌一次泥浆,以保证套管内泥浆柱静压力与地层压力的平衡,避免套管被挤毁,变形或断裂事故的发生;因此,在下套管过程中使用这种回压阀必须定时从地表向套管内灌注泥浆,有其明显的不足。
第二种回压阀在结构上仍然是一种单向阀,只不过它的阀芯在入井时通过一定的机构离开了阀座,使泥浆能灌入套管内,而是一种自灌泥浆回压阀,其结构主要由外壳(1b),阀座(2b),阀芯(3b),压板(4b),弹簧(5b),阀杆(6b),下部阀芯开启结构(7b)等组成。这种阀一个很大的特点是:通过下部阀芯开启结构(7b)将阀芯(3b)在下套管时打开,使下套管时能因压差而自灌泥浆,其工作过程是:将呈开启状态的自灌钻井液回压阀与套管连接好后一起下入井中,钻井液就会因压力差而自动通过开启的阀芯灌入套管中,使套管内的钻井液静液柱压力与地层压力保持平衡,当地面钻井液泵或水泥车向井内灌注钻井液或水泥浆时,阀芯(3b)带动阀杆(6b)向下滑动,使下部阀芯开启结构(7b)失去作用,在弹簧(5b)作用下,阀芯(3b)只在套管内压力下呈通路。这就是一只单流阀了,然而,这种回压阀有严重不足:
1.现场下套管固井实践中,由于钻井液中含有大量的固体颗粒,有的甚至是具严重研磨性的固体颗粒,这些固体颗粒在通过阀芯(3b)和阀座(2b)间的通道时将对阀芯(3b)和阀座(2b)具有磨损作用,从而使其密封性失灵,不能在固井后完成其单向流动的性能,给现场固井作业留下修井的麻烦。
2.当套管下入深度增加,套管自身的重量很大超过钻机的承受负荷时,往往需要下套管时套管内有一定的掏空段(该段套管内无钻井液)以减少钻机负荷;显然,第二种回压阀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3.在下套管过程中,由于井下条件的不可见性,有时需要中途循环钻井液(从地面向套管内注入钻井液),特别是深井或复杂井,下套管时还必须中途循环钻井液,以保证套管下到预定井深并能建立钻井液循环,清洗井眼,这也使第二种回压阀不能满足要求,特别是当下套管迂阻(套管下不到预定井深)或井下不正常(如:井口不返钻井液等),也必须循环钻井液,直到井下正常后才能再继续下套管,这也是上面第二种回压阀的自灌钻井液功能丧失。
4.在下套管过程中,由于套管有上提这一工序,当管内钻井液达到一定值后,因上提的惯性,套管内流体有向下移动的趋势,当这一趋势的作用很强时,会使阀芯(3b)向下滑动,导致阀芯(3b)过早地封闭,从而导致自灌性能的提前丧失。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设计为舌型式,如图3所示;其结构主要包括阻流环(1);外套(2);舌型芯阀(3);定位套(4);剪销套(5);定位销(6);密封管(7);灌液阀导杆扶正阀兰(8);弹簧(9);压紧板(10);上行灌液阀(11);灌液阀和循环阀阀座(12);扶正套(13);灌液阀和循环阀导杆(14);循环阀回位弹簧(15);下行循环阀(16);定位螺钉(17);″O″型密封圈(18);″O″型密封圈(19);挡舌旁通灌液管(20);定位销钉(21);舌型芯阀固定轴(22);舌芯阀回位弹簧(23);定位套定位销(24);舌型芯阀固定座(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安智;胡宝青,未经刘安智;胡宝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2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