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啮合无效
申请号: | 92202651.3 | 申请日: | 1992-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25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煜德;骆超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勘察设计所 |
主分类号: | E01C11/06 | 分类号: | E01C11/06 |
代理公司: | 广东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本谦 |
地址: | 510052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啮合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用品,特别是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啮合缝,适合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机场道面、广场及厂矿路面缩缝使用。
众所周知,在大气温度周期性的变化下,水泥混凝土路面会产生多种的温度变形,如果这种变形受到约束,将产生水泥板块的内应力,当这些内应力超出允许范围时,水泥板块就会产生裂缝,相互被挤碎,甚至隆起。因此需要用纵向和横向的接缝将水泥板适当分割开来,以消除温度变化所引起的内应力。在已有技术中有各种类型的接缝,有平缝(如图1所示)和企口缝(如图2所示)、传力杆缝(如图3所示)、波纹油毡缝以及利用两板间混凝土自然不规则的开裂而形成的假缝。这些接缝在一定程度上能消除水泥板的内应力,但各自之间亦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平缝,其相邻板之间无拉力,容易渗水;企口缝无水平拉力,不能连续浇捣混凝土;传力杆缝则施工难度大,消耗钢材,造价高;波纹油毡缝容易渗水,传荷能力不稳定;而假缝是依靠接触面间凹凸不平的接触面来构成传荷能力的,稍有分离时传荷能力就大大削弱,又无水平拉力。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的不足,提供一种传荷能力和水平拉力都比较高、不易渗水和施工方便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啮合式接缝。
上述的啮合缝板是用有一定强度和弹性的材料制成,其结构如图4~图6所示,沿长度方向左右相间交替设置可伸入相邻板体内并向两侧倾斜的燕尾型齿腔,缝高A为水泥板块厚度的0.4~0.8,过高时会与路面锯灌缝相连接,容易产生渗水,过低时又不起作用,最好取水泥板块厚度的0.6~0.7;齿腔前缘面高度B为缝高A的0.4~0.7,过小时提供垂直剪切力的截面面积就降低,亦影响传荷能力过高时又不便于浇捣水泥混凝土,最好为0.5~0.6;齿腔前缘面至接缝中心面的距离C为1.5~8厘米,过小时剪切面没有保障,过大时浇捣水泥混凝土难以密实,最好为3~4厘米;齿腔前缘的水平宽度D应以外载车轮轮迹能跨压两个齿腔为准,一般为10~70厘米,最好为20~25厘米。本啮合缝可用钢板、纤维板、塑料板加工而成,但最好用聚氯乙烯硬板热塑成型后焊接而成,其强度高、又容易加工成型。
施工时,只需要用预先加工好的钢架将接缝架住,即可浇捣水泥混凝土,随后可拔起钢架,接缝就施工完毕,钢架可移到另一个接缝上使用。施工完毕后缝的上部可按常规进行施工锯灌缝或嵌缝等作业。
自设置本接缝后,相邻两块水泥板块通过犬牙交错的燕尾型齿的相互扣住,在水平方向上就可形成较大的水平拉力;而垂直方向上同样由于板块的齿伸入相邻的板块内,因而能产生较大的传荷能力。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各种接缝相比,具有传荷能力强,有水平拉力,不易渗水和能连续浇捣混凝土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适合于水泥混凝土路(道)面,机场道面和工厂、仓库路面的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平缝的截面图。
图2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企口缝的截面图。
图3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块传力杆缝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斜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剖视图。
图6为图5中沿E-E线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勘察设计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空军勘察设计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26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