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易卸球清灰的格孔填球蓄热室无效
申请号: | 92202884.2 | 申请日: | 1992-0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669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1-17 |
发明(设计)人: | 吴光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光生 |
主分类号: | F27D13/00 | 分类号: | F27D13/00;F28D17/02;C21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1***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易卸球清灰 格孔填球 蓄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格孔蓄热室的改进,它是冶金、化工的一种热工设备。
作为应用于钢铁、有色金属、石油、化工行业中的周期式热交换装置,尤其是炼铁高炉的热风炉,经过人们长期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已发展成庞大而复杂的现代热风炉。五、六十年代曾出现一种球式热风炉的挑战,由于球式炉的某些缺点,防碍了它的进一步和向大型化方向的发展,现代大型热风炉仍多采用格子式结构,然而需耗费大量的材料和资金。本人曾在《福建冶金》1984年1-2期上发表“格孔填球初探”一文,设想将二者结合起来互补长短,以格孔填球方式作为格子式蓄热室的补充,并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虽然格孔填球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点,然而由于未曾解决卸球清灰问题,这个设想未被公众接受,因而卸球清灰问题成了实施这项新技术的严重障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找出并提供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解决卸球清灰这个难题,为格孔填球新技术的实施创造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每个格孔底部设置一种“亚稳态”支承机构,它包括:带斜面的支承、大小头的支杵及其小端的拉线;支承是设置在格孔的一个角位(或周位)上,支杵的小端支撑在支承的斜面上,支杵的大头则靠在支承所在角(或位)的对角(或对位)的格孔壁上,支杵的上方装入一定数量的工作球到一定高度。当需要卸球时,对原来系于支杵小端的拉线施以拉力,使支杵小端脱离支撑的斜面,支杵及其上方的工作球皆因失去支撑而塌落,达到卸球清灰的目的。
这个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这就为格孔填球的实际应用创造了条件。格孔填球,因蓄热室单位容积的换热面增加,使得同样换热面积的热风炉的尺寸缩小,从而节省了材料和建设资金;采用蓄热室中、下部格孔填球,提高了其换热系数,是降低烟气温度、提高热风炉热效率的有效节能措施;因高炉容积扩大和冶炼强度提高,现有热风炉换热面积显得紧张者,采用此项新技术,困难便可迎刃而解,比之改造或新建的费用,其花费甚低。总之,此项新技术的应用是多快好省的节能、挖潜的一个有效措施。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支承在炉篦背面的方形格孔填球蓄热室的纵剖视图(图2的A-A剖视)。
图2是图1的Y向仰视图。
图3是支承在炉篦上面的方形格孔填球蓄热室的纵剖面图。
图4是具有4个斜底槽的园形支承板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P-P线剖视图。
图6是支承在炉篦背面的园形格孔填球蓄热室从炉篦背面的仰视图。
图7是截角三角形的支承板的示意图。
图8是图7的N-N线剖视图。
图中:1——格孔;2——工作球;3——支杵;
4——支承板;5——螺钉;6——垫圈;
7——格子砖;8——炉篦;9——拉线。
以炼铁热风炉的蓄热室为实施例,该蓄热室包括:炉壳、炉衬、格砖砌体、炉篦及其支柱、温度检测装置、载热气体和受热气体的出入口及其相应的阀门、人孔,其特征在于:在每个格孔底部设置一种“亚稳态”支承机构,它包括:带斜面的支承4、大小头的支杵3及其小端的拉线9(见图1);支承是设置在格孔1的一个角位(或周位)上,支杵3的小端支撑在支承4的斜面上,支杵3的大头则靠在支承4所在角(或位)的对角(对位)的格孔1的壁上,支杵3的上方装入一定数量的工作球2至一定高度。支承的主要特征是带有一个支承斜面,其具体位置及作法有三个方案:
(A)在炉篦的背面:(a)当格孔为方形(见图1、2):以每4个组成“田”字形的格孔为一组,在其中心位置加工一个螺孔,将一块支承板4用螺钉5(垫圈6)固定在炉篦8的背面上,如遇到炉篦与支柱柱托的结合面,则在柱托的结合面上的相应位置加工一个可以包容支承板的园凹坑,而螺钉则改用沉头螺钉;支承板4是一块有一定厚度的铁板(可做成园形、截角方形或十字形),其一个面,沿周向每隔90°加工成一个向外的斜底槽(或斜坡),支承板4中心有一通孔(见图4),安装时带斜底槽的面要向上,并将4个斜底槽对准4个格孔的中心(图2);(b)当格孔为园形(见图6):以每3个相等距的格孔为一组,在其中心位置加工螺孔,将一块截角三角形的支承板4(见图7)用螺钉5(垫圈6)固定于炉篦8的背面上,如遇到炉篦与柱托的结合面,则在柱托结合面的相应位置加工一个可以包容支承板4的凹坑,螺钉则改用沉头螺钉;支承板4,在其一个面的每个截角处加工成一个向外的斜底槽(或斜坡),支承板还可以做成园盘形,在其一个面,沿周向每隔120°加工一斜底槽,支承板中心有一通孔,安装时带斜底槽的面要向上,并将3个斜底槽在3个格孔的周位上对准格孔的中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光生,未经吴光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28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