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血栓分离器无效
申请号: | 92203584.9 | 申请日: | 1992-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99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8 |
发明(设计)人: | 李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德贵 |
主分类号: | B04B1/00 | 分类号: | B04B1/00 |
代理公司: | 襄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何静月 |
地址: | 4414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 分离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装置,具体地说是用于血栓分离的装置。
目前,血管硬化、栓塞等疾病日益增多,对治疗血管栓塞尚无比较科学的器械和方法,对血栓病的治疗均采用体内血液稀释,血管神经兴奋扩张和辐照等方法,以降低血液的浓度,降低流动阻力或用射线来抑制凝血酶的合成等,这些方法和手段对已经生成的血栓没有实质性的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进行体外分离,并对所分离的血液进行磁化,紫外线等处理的血栓分离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为:从患者体内抽取一定量的血液,经稀释和药物处理后放入分离杯内,根据血栓和血液的不同结构和质量,以离心力的方法使之轻重分离,使血栓和一些较重的杂质成份沿分离杯的壁沉入血栓沉淀槽内,然后,起动磁化线圈,使血液在磁力的作用下,再更进一步地沉淀,分离后的血液,经射线照射后,可根据病情按医嘱加入抗凝血药,血管扩张药或造血促化药,并经紫外线处理后输回患者体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由支架、托盘、分离杯、电机、磁化线圈、射线灯等组成血栓分离器,支架上装有托盘,托盘为上下二层结构,上层圆槽安放有分离杯,下部圆槽中央有一轴孔,轴孔与电机的传动轴套接,电机安装在支架上,与托盘、分离杯和磁化线圈处在同一轴线上,在支架和托盘之间有磁化线圈盒,磁化线圈绕在盒内,射线灯管安装在支架上。分离杯底部为W型结构,使用时安放在托盘内,以便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血液中的重物质成份能够向杯壁移动,而在撤去离心力以后,被分离的重物质成份被隔离在沉淀槽内,磁化线圈的作用是产生一个定向磁场,以使分离后的血栓具有一定的安定性,从而保证分离的质量,并利用射线灯管对分离的血液进行辐射处理。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分离杯1为圆柱型玻璃器皿,其底部为W型结构的血栓沉淀槽,分离杯1安放在托盘3内,托盘3为一上下圆槽体,上部圆槽用于安放分离杯1,以使分离杯1能够稳定的得到动力和运转,下部圆槽中央有一轴孔9,轴孔9和电机6的传动轴4套接,电机6安装在台案型支架5上,与托盘3,分离杯1和磁化线圈8处在同一轴线上,在支架5和托盘3的下部圆槽之间有磁化线圈盒7,磁化线圈8绕在盒内,射线灯管2以软管的形式安装在支架5上,其角度和距离可以任意调整。射线灯管2与磁化线圈的电源均由射线整流电源供给,其分离和磁化均有时间控制装置。分离控制按钮10、磁化控制按钮11、电源指示12、射线指示按钮13安装在支架5上,14为射线电源。
使用本实用新型应注意:每份血液的持续分离时间不得超过两分钟,间继分离时间累计不得超过五分钟;在分离的同时可进行辐射,辐射时间也宜在2分钟之内;血液在体外停留时间不得超过三十分钟;患者一次抽血量不宜超过400ml,累计抽血量不宜超过4000ml;抽血间隔不得少于两天。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对已经形成的血栓进行体外分离,并对所分离的血液进行磁化、紫外线等处理,从本质上清除人体内形成的血栓,并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德贵,未经李德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5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