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无耀光会车灯无效
申请号: | 92203678.0 | 申请日: | 1992-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31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18 |
发明(设计)人: | 彭格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格智 |
主分类号: | B60Q1/02 | 分类号: | B60Q1/0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浦应茉 |
地址: | 343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无耀光会 车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会车车灯,尤其是由反光罩、阻光网格、发光点和倾仰角活动轴组合而成的机动车无耀光会车车灯。
机动车晚间运行,在两车相遇时,车灯产生刺眼眩目的耀光使驾驶员无法看清前进路线造成交通事故。目前广泛应用近光灯来实现夜间会车,采用改变发光点在反光罩的发光角度,缩短光线射程,减弱光照强度,以达到减少耀光效应,但耀光还是相当程度存在,眩目感并未根除,因而晚间会车还是潜伏着重大交通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消除耀光的会车车灯,无眩目反应,并且光照亮度大于近光灯,能在一种程度保留远光照明,提高驾驶员有效视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解决方案是:它包括有限光网格、发光点、反光罩、倾仰角活动轴,活动轴控制点、灯罩面和灯外壳,其限光网格置于发光点之前,与发光点之后的反光罩边沿套合,限光网格是由上下两部分薄片排置组合而成,在发光点水平直径至发光罩上沿部分,呈圆弧形或方框形的薄片按振辐式有间隔地层层排置,薄片排置的倾斜角度与聚光束顺射角度一致,在发光点水平直径中点至反光罩上沿,呈直线形的薄片按辐射线式进行有间隔地射线状排置,薄片相交排置成层层扇形或梯形式格间的限光网格的上半部,在发光点水平直径以下至反光罩下沿,呈直线薄片平等于发光点水平直径顺射向有间隔地层层排置成层格式限光网格的下半部,薄片和薄片的纵深走向倾斜角度A保持与反光罩的聚光束大小顺射角度B一致,反光罩两侧各安装一个倾斜角活动轴。
薄片的宽度至少0.1公分,薄片的朝下的一面镀涂反光材料,其朝上一面镀涂吸光材料或萤光材料,薄片的左右两面镀涂吸光材料或萤光材料。
发光点发光由反光罩进行光反射,形成上、下、左、右扇状辐射光面的扇形辐射光和灯面正前方的聚光射束,这两种光照线是造成驾驶员耀眼和眩目的根本因素,限光网格置于发光点正前方,网格的上半部因薄片是按聚光束角度顺射向排置,所以薄片将灯的上面扇状辐射光被阻隔,薄片纵深走向将灯面左右扇状辐射光被阻,而从层层格间透射出的聚光被限向向下透射,射束的光点与视不在同一水平上,各薄片的一定宽度,使层层格间具有一定的长、宽、深的三维几何组合结构,这样视点与格间聚光束射束光点形成上面和左右的视线死角,消除了聚光束光点对视点的耀光,限光网格的下半部薄片的层格结构,使灯的下半部的聚光束射沿层格透射,因薄片也按聚光束顺射向层层排置,所以直射光被阻隔,而下射光被保留复盖照明,而视点在灯光上方,不构成对视点耀光。若由于偶尔路面位置高低差或车型大小会车时引起车灯与视点的水平相遇时,因薄片的倾斜走向,使限向向下和透射光中仍有少量直射光的光点与视点产生有限耀光,反光罩两侧的活动轴由控制点控制反光罩作倾仰度变化,使有限耀光光点与视点形成角度变化,消除对视点的耀光,倾仰活动范围在0-15度角度内。薄片上的涂料则能最大值地保留限光网格上半部远射光和下半部下射光透射,使近铺光无耀光。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长期以来会车存在的耀光眩目的问题,保留了远射光,加长了驾驶员有效视程,而且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用料简单,造价较低,体积小,便于机动车安装,易于推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的侧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的正面主视图;
图3是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射向角度示意图;
图4是图1实施例中侧面剖视图。图中限光网格上半部薄片被剖后层层排置的倾斜角A与聚光束顺射向角B一致。
图5是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从限光网格上半部层层格间中透射的侧面剖示示意图;
图6是图1实施例中聚光束从限光网格上半部层层格间透射的接近水平直径处横向剖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7是图1实施例中限光网格下半部光透射侧视示意图;
图8是图1实施例中沿倾仰角活动轴,反光罩同限光网格一起向前倾15度侧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正面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格智,未经彭格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6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