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逃式钓鱼器无效
申请号: | 92203792.2 | 申请日: | 1992-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0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1-06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卫平 |
主分类号: | A01K83/04 | 分类号: | A01K8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4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逃式 钓鱼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工具,它属于鱼具装置。
目前使用的钓鱼器大多由鱼漂、铅坠和“L”型鱼钩组成,钓鱼时鱼脱钩现象时有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可防止鱼脱钩逃走的钓鱼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方法实现:一种防逃式钓鱼器,包括阻力片、鱼钩及连接两者的鱼线,将鱼钩分制成固定钩和活动钩两部分,然后以弯钩方向相反的方式用销子将两部分连接。活动钩上拴有接至阻力片的鱼线,固定钩和阻力片之间则串接一销子套管对,该销子与套管松动配合。
垂钓之前将该销插入套管管中,当鱼咬钩时,其拉力使销子从套管中脱出,活动钩连线被拉直,活动钩因而张开,并与固定钩共同作用向左右两方面卡住鱼嘴,使其不能脱钩逃走。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动作灵敏,鱼一旦上钩便不易逃脱,因此不但大大提高了鱼上钩率,而且可实现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垂钓。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零部件连接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销子从套管中拔出后,鱼钩张开情况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钩的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活动钩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销子插入套管中时的情况
图1所示的一种防逃式钓鱼器,包括阻力片1、鱼钩及连接两者的鱼线8,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钩由固定钩7、活动钩9和连接销6组成,固定钩7和活动钩9以其弯钩方向相反的方式通过连接销6销接,活动钩9上拴有鱼线8,固定钩7依次通过连线5、销4、与销4松动配合的套管3及套管连线2与鱼线8连接。
图4中的活动钩9是平面型鱼钩,其上部为带孔的对耳型结构。固定钩的结构则如图3所示,是由两个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平面型鱼钩在顶部以轴对称形式相连所形成的,固定钩中每个钩上部为带孔的耳型结构,两钩之间的距离大于活动钩9的厚度。固定钩和活动钩的钩尖有外倒刺。将活动钩9插入固定钩的两钩之间,用销6穿入固定钩的两个耳孔和活动钩的右耳孔中,便把活动钩与固定钩组装在一起并可绕固定钩转动。
垂钓之前按图5所示将销4插入套管3中,使钓鱼器成为形成图1所示壮态。当鱼咬钩时,鱼的拉力将销4从套管3中拉出于是鱼线8被拉直进而使活捉钩9张开并与固定钩共同作用,朝左右两个方向卡住鱼嘴,鱼嘴越大,活动钩张开的角度越大,其状态如图2。此后,用手指按住活动钩与固定钩的上部,便可方便地将鱼摘下。
在本实例中,套管3是塑料制成的,阻力片1是一个塑料圆片,当然也可以采用棒型鱼漂,活动钩和固定钩采用薄钢板冲压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卫平,未经王卫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79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平交道口安全防护系统
- 下一篇:多功能应急照明扩音通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