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宝剑无效
申请号: | 92203993.3 | 申请日: | 1992-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0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04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龙泉市武术器械厂 |
主分类号: | A63B69/02 | 分类号: | A63B69/02 |
代理公司: | 杭州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2370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宝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击剑用的器械,属于特殊运动用的训练器械领域。
现有的宝剑,特别是我国著名的龙泉宝剑的结构主要是由剑身和剑鞘组成,剑身上固连有供手握住的剑把,并在剑把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大小两个护手,这样不仅使得握剑的手感比较舒适,而且外观上也比较美观,在剑鞘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上下两个节,在其中上部设置有两个腰围,上面穿结有挂带便于将宝剑挂在墙上或佩带之用,在上述的剑把两端的大小护手上,剑鞘上的上下两个节以及腰围的剑鞘身上都印刻制有花纹的图案,使得整体协调美观大方,不仅成为一种体育锻炼用的训练器械,而且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一种室内装饰工艺品。但是上述的大小护手,上下两节以及腰围等均是用铜皮凿洞、刻制等组成花纹图案并包镶于剑把或剑鞘上的,用铜皮包镶虽经抛光后有一定的光泽度,但却不长久,经使用或保存时间一长就会被氧化而失去光泽,变得班剥灰暗,甚至锈蚀脱落;而铜皮又较薄,稍有碰撞即会发生凹瘪开裂等情况;另外,上下两护手是采用木质材料包铜皮的工艺,外用焊锡焊接而成,这样极容易脱焊开裂;同时,剑身、剑把及上下两护手的联接不紧密,容易松动,练剑者往往为之烦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牢固,使用寿命持久的宝剑。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即将两大小护手用青铜铸造而成,它们分别嵌套在剑把的两端,剑身尾部的连接杆穿过其中心并使之相互固连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完成,所述的剑身连接杆底端有凸肩,它紧挨着大护手内端沿,连接杆的顶端通过圆台螺母紧固。
本实用新型在剑鞘的两端分别套嵌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上节和下节。在剑鞘的中上部则套连有青铜铸造而成的两个腰围。
附图说明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下面将通过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介绍:在用木制的腰鼓状剑把1的两端分别套入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小护手2和大护手3,它们的表面分别制作有花纹、图案。剑身4由优质不锈钢材料铸成,其尾部有一段连接杆5,该连接杆5从大护手3,剑把1和小护手2的中心穿过,连接杆5的底端有凸肩6紧挨着大护手3的内端沿7,而连接杆5的前端露在小护手2外并通过圆台螺母8紧固,这样,可使剑身,大小护手3、2和剑把1相互之间紧紧固连。而且还由于木制的剑把1的两端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大小护手,因此它们相互紧套相连后的牢度大大增加,同时,剑身4插入在剑鞘9内时,剑鞘9前端的吞口10与大护手3相接触,相互之间牢固性增加。剑鞘9也用木质材料制成,在其吞口10端部套接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且表面制作有花纹图案的上节11,而在剑鞘9的闭口端部套接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同样在表面有花纹,图案的下节12。另在剑鞘9的中上部套连有用青铜铸造而成的两个腰围13,在这两个腰围13上系连有一根挂带14,供宝剑随身佩带或挂放于墙壁之上用。在圆台螺母上面还系结有剑须15。上述的花纹图案相互配合成一种凸花龙纹、凤纹、云纹等图案,古香古色,且具立体感,同时将青铜铸造的材料颜色制作成古铜色,这样经手触摸后,只能更具光滑美观。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牢固,经久耐用,立体感强,更具有室内装饰效果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龙泉市武术器械厂,未经浙江省龙泉市武术器械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39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