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矿支护用双调角楔网状顶梁无效
申请号: | 92204289.6 | 申请日: | 1992-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344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福海;张希平;王友年;金福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肥城矿务局 |
主分类号: | E21D17/01 | 分类号: | E21D17/01 |
代理公司: | 煤炭工业专利事务中心 | 代理人: | 张蕴 |
地址: | 271608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矿 支护 用双调角楔 网状 顶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矿支护用的双调角楔网状顶梁,尤其适用于井下采煤工作面的端头支护。
目前我国的煤矿生产矿井中,由于受地质构造、开采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大面积推广综采,采煤工作面仍使用单体液压支柱或金属摩擦支柱与金属铰接顶梁配套进行支护,但是这种支护方式存在着整体性和稳定性差的缺陷,在矿山压力作用下易出现推垮型事故的问题。在采煤工作面,特别是工作面端头实行支护时,不能有效地控制顶板,为了解决工作面端头的支护问题,近年来采用了网状顶梁支护技术,但因梁体之间联接结构的关系而造成支护和操作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改进原有网状顶梁的联接结构,改善顶梁支护的稳定性,并使其在左、右工作面通用,且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一种用于采煤工作面端头支护的网状顶梁,包括由圆柱销和调角楔及挡环连接在一起的主梁和副梁。
所述主梁两端分别设有耳子和接头,其形状均为端部设有可容纳圆柱销的通孔,在该孔的上、下两侧设有凹槽,以连接主梁时插入调角楔;在主梁中部沿垂直于梁体中心线向两外侧延伸固联有用于与副梁相连的且相互对称的联接头,其远离梁体的端部设有通孔;
所述副梁两端设有形状相同的联接耳子,并均分别由左、右两块耳板组成,其远离梁体的端部均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
由于改变了主、副梁体的联接结构,该网状顶梁左、右工作面可通用,避免了使用时对顶梁的选择,以及因梁体种类多而带来的管理不便等问题。
由于主梁两端的耳子和接头均设有可插入调角楔的上、下凹槽,则主梁联接时可采用双调角楔固联梁体,限制了梁体铰接处因局部受压而下坠的情况出现,保证了安全生产。
由于副梁联接结构的改变,不仅简化了梁体本身的结构,省去了原调角楔,从而使整个网状顶梁结构设计更趋合理,同时支护操作方便,整体性强,稳定性好;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应用。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联接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梁结构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两主梁联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主梁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梁结构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副梁结构的俯视图。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网状顶梁是由主梁1和副梁2,通过挡环3以及圆柱销4相互铰接而成,图1即表示出其联接关系。图2和图3为主梁的结构图,在主梁体5的两端分别固连有接头6和耳子7、8,该耳子和接头均具有可穿插圆柱销4的通孔,其圆孔的上、下侧均设有凹槽。在主梁体5上挂有调角楔9,用以在主梁互相铰接时,楔入上述凹槽中,起到固联梁体和防止局部受压下坠的作用,见图4。主梁体5的中部沿垂直于梁体中心线的方向设有联接副梁2的联接头10,该联接头的结构为相同的带有圆形通孔的耳板11,见图5。图6和图7表示的是副梁的结构图,在副梁体12的两端设有形状相同的左、右联接耳子13、14,为了与主梁体中部的联接头10联接,该耳子上设有可穿插圆柱销4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就是通过上述主梁和副梁所设耳子与接头用圆柱销实现铰接,再由双调角楔固定主梁各铰接点的摆动,从而使该网状顶梁的联接结构更趋合理,不仅操作方便,安全可靠,同时也更加增强了其支护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肥城矿务局,未经肥城矿务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428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容量矩形管式密闭矿灯蓄电池
- 下一篇:冷藏冷冻组合电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