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夜灯自控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2204379.5 | 申请日: | 199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3237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05 |
发明(设计)人: | 顾晓青;顾晓桐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晓青 |
主分类号: | H05B39/04 | 分类号: | H05B39/04;H03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30053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控 开关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夜灯自控开关。
现有的电灯均需依靠人的动作开关,若因事长期外出家中无人时,夜间屋内无灯光,极易被盗贼发现,造成失盗。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从傍晚开始亮灯,几个小时后在人们普遍熄灯期间熄灭电灯的自控开关,能造成一种屋内有人的错觉,防止失盗。
这种夜灯自控开关在结构上包括电源电路,光控电路、逻辑延时电路和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所有电路装在开关盒内,安装在能感受室外光线的地方,需使用时插上电源即可。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夜灯自控开关的电路示意图,图中虚线大致画出了各个电路单元,其中(1)为电源和过零脉冲电路、(2)为光控电路、(3)为逻辑延时电路、(4)为可控硅过零触发电路。
图2为夜灯自控开关的外观示意图(5)为外壳(6)为光敏元件的透光窗(7)为电源、电灯线。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由图1,电源和过零脉冲电路由电阻R1~5、二极管D1~3、稳压二极管DW、电容C1、三极管BG1组成。降压电阻R1的一端和地端分别接在交流市电的两端,R1的另一端一路串联D1D2后接在电源C端,C1和DW并联接在C端和地之间,由C1存储电荷DW稳压,另一路串联R2D3后接在R5的一端和BG1基极,BG1发射极和R5的另一端接C点,R3、R4串联接在D1D2的连结处B和地之间,BG1集电极接在R3R4的分压点A处,并由此处引出过零脉冲信号,当交流市电处于一个半周过零时,经R1D1使R3R4的分压点A电压上升,达到一定值,可控硅触发电路工作。当交流市点处于另一个半周时,电流经C1-R5-D3-R2-R1形成回路,当R5上的压降大于BG1发射结的导通电压时,BG1导通,A点输出一个高电位使可控硅触发电路工作。
光控电路(2)由电阻R6、R7光敏电阻RG、电容C2和四2输入端与非门集成电路CC4011的一个门,IC1a组成。R6和RG串联,R6的一端接C点,RG的一端接地。C2的一端接C点,与R7串联后接R6和RG的分压点E处。IC1a的两个输入端并联,使其成为一只反相器,输入端A1接在C2和R7的分压点处。RG是光敏元件,当白天光线强时,RG的阻值下降,E点的电位也随之下降,夜间光线弱时,RG的阻值升高,E点的点位也随之升高。E点电位通过R7接在IC1a的输入端上,当RG阻值变动时,C2上的电压通过R7缓慢变动,起延时缓冲作用,是为防止外界偶然强光干扰引起自控开关误动作而设置,当输入端A,电位升至一定值时,IC1a的输出端Y1输出“0”电平,通过C3触发逻辑延时电路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晓青,未经顾晓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43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口服液包装瓶易开复合盖
- 下一篇:环焦高效电取暖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