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电力线载波监控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4487.2 | 申请日: | 1992-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57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发明(设计)人: | 饶炳元;叶靖国;张晓燕;季玲玲;宋超英;高琦;姚管龙;倪文剑;耿宝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8B25/06 | 分类号: | G08B25/06;G08C15/04 |
代理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文英 |
地址: | 2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电力线 载波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报警装置技术领域,更进一步涉及一种利用低压电力线传送数字编码、调频载波讯号,用于对受监控对象监护报警和工业控制讯号传输的多功能电力线载波监控装置。
目前,用市电电力线传输安全防范报警讯号的仪器,多采用主动式报警,即监护区域遇到异常情况时向主控台发报警讯号,如中国专利90200172.8“多路载波报警器”的实用新型专利就是采用的这种工作方式。该专利的主要缺点是载波占用频带宽,从150KHZ到300KHZ,带宽为150KHZ,如此宽的频带,包含了所有电网干扰讯号的频带,且干扰讯号幅度很大,直接影响载波信号的接收,使报警工作不可靠,易产生漏报警和误报警。由于采用主动式报警方式,在多路同时报警时,势必产生竞争,引起漏报警和误报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载波占用频带窄,逻辑处理电路简单,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和自防能力的被动式多功能电力线载波监控装置。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本技术方案的发明目的。
本装置采用数字编码通讯,载波频率仅用单一频率,占用频带正、负1KHZ。逻辑处理电路用集成电路4520来完成数码发生,并作为数据存贮器的地址和数字显示地址,实现了编码、存贮、显示同步进行。由于本装置载波占用频带很窄,接收器的选频电路有很高的选择性,将载波占用频带外的电网干扰信号全部排除在外,有效地提高了抗干扰能力。本装置采用双向通讯,循回问答工作方式。
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输入单元、存贮单元、逻辑处理单元、地址显示和声光报警单元、编码和解码单元、发射和接收单元、耦合、匹配和放大单元。控制输入单元用于人工选择查询地址和对某地址取消监控或恢复监控。它产生的台号选择讯号和监控选择讯号送到逻辑处理单元。逻辑处理单元用于产生查询时钟,发射、接收控制讯号,数字编码讯号,存贮器地址及读写讯号,显示数据和声光报警控制讯号。逻辑处理单元产生读写控制讯号和地址讯号送给存贮单元,存贮单元读出的监控讯号再送回逻辑处理单元,逻辑处理单元产生的地址和报警控制讯号接到地址显示和声、光报警单元。编码、解码单元用于将逻辑处理单元送来的数据变成编码送至发射单元,通过低压电力线发射出去,并将接收到的编码信号进行解码,产生数码有效信号,再送给逻辑处理单元。发射接收单元用于将耦合、匹配放大单元接收到的载波信号,进行解调后送编、解码单元解码,并将编、解码单元送来的编码信号进行调制后送耦合、匹配放大单元。耦合、匹配放大单元用于将查询讯号放大、匹配后接到低压电力线,并接收电力线送回的载波讯号。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输入单元电原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逻辑处理单元电原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存贮单元电原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发射、接收单元电原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编、解码单元电原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耦合、匹配放大单元电原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地址显示和声、光报警电原理图。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输入单元(1)中的触摸开关SQ1感应的人体信号经R1接到IC1单稳态多谐振荡器,整形后产生台号选择脉冲通过导线(11)接到逻辑处理单元(3)的(15)端。触摸开关SQ2感应的人体信号经R4接单稳态多谐振荡器IC1,整形后产生监控选择脉冲,通过导线(10)接至逻辑处理单元(3)的(7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44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除霜器
- 下一篇:高温高压气固分离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