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2205267.0 | 申请日: | 199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5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16 |
发明(设计)人: | 王公沛;黄海成;黄冬生;王庆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公沛;黄海成;黄冬生;王庆宇 |
主分类号: | G08B19/00 | 分类号: | G08B19/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卢枫 |
地址: | 300110 天津市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报警器,特别是一种可用于防盗、防火、防爆的多功能报警器。
当前各类防火、防盗报警器品种繁多,在维护治安、保护人民生命财产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器材本身的某些不足,致使一些报警器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如:有的报警器利用市电作电源,一旦遇有掉电情况,则报警器不能工作;有的报警器用蓄电池作电源,蓄电池的常需维护亦给用户带来不便;又如:防火报警器大多属于燃烧报警特点,即见烟或火方可报警,而对无烟无火却存在燃烧或爆炸危险的可燃气体或液体则无能为力;已有的气体报警器又有价格过高使普通民用用户难以接受的缺点,因此研制在价格上易于使民用用户接受的功能齐全的报警器材是科技人员应解决的重要课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报警器,它可用于防盗、防火、防爆,工作时不受市电供电状况的影响,且具有成本低廉,灵敏度高的气敏报警系统,是一种实用的便于推广的报警器材。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报警器,包括电源电路、防火系统电路、防盗系统电路及其二系统电路的自检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防火系统电路是由防火传感器电路、电子开关电路及显示、执行、报警电路所组成,所说的防盗系统电路是由防盗传感器电路,电子开关电路、电源切换电路及显示、报警电路所组成;其中防火系统电路中的防火传感器电路及其电子开关电路是由气敏器件RQ、电位器W、二极管D13、可控硅SCR、限流电阻R15、旁路电阻R17、分流电阻R16、发光二极管L9及其分压电阻R14、旁路电容C6、C7所组成,其接法为:与电源相接的插口分为五路并接:其一为分压电阻R14串接发光二极管L9后接地,其二为气敏器件RQ串接电位器W及分流电阻R16后接地、其三为限流电阻R15并接旁路电容C7与气敏器件RQ后均接地,其四为通过旁路电容C6接地、其五为与可控硅SCR相接,可控硅一脚接二极管D13且同时接旁路电阻R17后接地,另一脚接报警执行电路;防盗系统电路中的电源切换电路是由分压电阻R1、二极管D1、触点开关AN1、刀开关K00-K04、充电电源E所组成,其中正常通电时电路接法为:与电源变压器相接的分压电阻R1串接二极管D1后通过K00与三极管Q1相接,非正常供电时电路接法为:充电电源E与开关K00相接后,与三极管Q1-Q4相接对其供电,E的充电与否由刀开关K00-K04控制;所说以上电路,其中防火系统电路中的防火传感器与电子开关电路、防盗系统电路中的传感器电路均安装在多路现场,其余电路置于主机内可置于现场亦可置于控制台。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本报警器可用于防火、防盗、防爆等多方报警,其传感器及电源均可安装于现场(如民宅、仓库及其它须防范的场所),报警器既可装于现场亦可安装于值班室,其防火系统的传感器在现场空气中混有可燃气体达到燃烧或爆炸前的浓度时,气敏器件导通使现场及值班室报警、显示、执行系统同时工作且执行电路启动现场排风装置排出危险气体;当外电源掉电时,防盗系统的电源切换电路会自动工作即二极管D1不导通,则电池E工作。使E通过K00对Q1-Q4供电,使电路能保证工作状态,达到有效报警的目的,在非报警状态下,可闭合刀开关K00-K04使外电源对E充电。
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性在于:1、可用于防盗防火防爆等多种有效防范且工作状态不受外电源正常与否的影响;2、其防火传感电路中的气敏电路设计灵敏度高,且成本低廉,便于推广使用。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涉报警器的工作原理框图。
附图2为实用新型所涉报警器的主机电路结构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涉报警器的防火系统电路中的传感器与电子开关电路(装于现场的)电路结构图。
实施例:一种多功能报警器,是由电源电路、防火系统电路、防盗系统电路及检测电路所组成,其中:
电源电路(见图1)是由外电源、变压器B、二极管D2、D3倍压整流及“7806”集成块三端稳压电路所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公沛;黄海成;黄冬生;王庆宇,未经王公沛;黄海成;黄冬生;王庆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52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费尔马大定理突破口
- 下一篇:颚式破碎机过载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