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程问题教学演示器无效
申请号: | 92205856.3 | 申请日: | 199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3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23 |
发明(设计)人: | 王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莉 |
主分类号: | G09B23/02 | 分类号: | G09B2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程 问题 教学 演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教学用具,尤其是一种行程问题教学演示器。
目前,在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甲、乙移动物在不同地点,以不同速度相向、相背或追及而行,何时相迂或追上的应用题较为普遍。该类型题的运算方式从 形式上看,是为了加强小学生利用加、减、乘、除综合运算方式,培养训练学生分析运用数量间的关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该类型题都是学生上初中才能学到的一元一次或二元一次方程问题,因此这种类型的应用题,对小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相对地也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利用教学用具,直接、直观的解答这种典型例题的教学演示器,经检索在我国尚未发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演示方便、用于直观教学的行程问题教学演示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演示板面一侧有一个手柄,旋转此手柄可使板面上的两个移动物,在不同位置(地点),以不同的速度(速度可根据教学需要变化)沿闭合的几何形轨迹移动,并且利用演示板面上的行程刻度及受手柄驱动的钟表,把两个移动物体在何时、何地相迂或追上直接演示出来,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性认识。其主要技术特征为:与手柄同轴旋转的轨迹甲变速轮组、轨迹乙主动轮和计时主动轮分别通过各自对应的传送带与轨迹甲驱动滑轮组、轨迹乙驱动滑轮组和钟表驱动滑轮组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形象直观、激发兴趣、活跃思维、解决重点、突破难点、教学效果好。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和俯视的局剖示意图:
在附图中,1壁板、2时钟表盘、3手柄、4轨迹甲变速轮组、5轨迹乙主动轮、6计时主动轮、7轨迹甲传送带、8轨迹乙传送带、9计时传送带、10轨迹乙下从动轮、11轴套、12轨迹乙上从动轮、13乙行程移动带、14乙移动物、15演示台面、16轨迹乙随动轮、17乙轨迹槽、18甲轨迹槽、19轨迹甲随动轮、20甲行程移动带、21钟表驱动轴、22钟表驱动带、23钟表驱动轮、24计时传送带变向轮、25轨迹甲上从动轮、26轨迹甲下从动轮、27甲移动物、28行程刻度。在本实施例中:
a、轨迹甲变速轮组4依次通过轨迹甲传送带7,甲行程移动带20与轨迹甲从动轮和轨迹甲随动轮19相连;
b轨迹乙主动轮5依次通过轨迹乙传送带8,乙行程移动带13与轨迹乙从动轮和轨迹乙随动轮16相连;
c、计时主动轮6依次通过计时传送带9,钟表驱动带22与计时传送带变向轮24、钟表驱动轮23、钟表驱动轴21相连;
d、轨迹甲从动轮可分为轨迹甲上从动轮25和轨迹甲下从动轮26;
e、轨迹乙从动轮可分为轨迹乙上从动轮12和轨迹乙下从动轮10。
轨迹甲变速轮4,可根据教学需要改变甲移动物27的速度,只需改变轨迹甲传送带7在轨迹甲变速轮组4的位置即可。
该演示器操作过程如下:
首先将甲、乙移动物27和14参照行程刻度28予置在所需位置上,然后将钟表指针(时针和分针)调至在起始时间位置,再旋转手柄3,计程相遇演示过程开始:与手柄3同轴旋转的轨迹甲变速轮组4、轨迹乙主动轮5和计时主动轮6分别通过轨迹甲的传送带7、行程移动带20及其相连的滑轮组(包括:轨迹甲上、下从动轮25、26和轨迹甲随动轮19)、轨迹乙的传送带8、行程移动带13及与其相连滑轮组(包括:轨迹乙上、下从动轮12、10和轨迹乙随动轮16)和计时传送带9,钟表驱动带22及与其相连的滑轮组(包括:计时传送变向轮24、钟表驱动轮23)使甲、乙移动物27和14移动并计时,直至它俩相迂,再停止手柄3的旋转。这样一道比较抽象的、难于理解的行程相迂问题,通过该演示器在短短几分钟内便可直观演示出来。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莉,未经王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58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自动抽血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起动保护的整体式汽车无刷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