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误投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6533.0 | 申请日: | 199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0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冯竞天;桂彪;张景辉;王以勤;古宝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光电通信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电子仪表工业管理局专利代理事务处 | 代理人: | 刘树人 |
地址: | 300211***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误 双电源 自动 切换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双电源切换装置,尤其是一种无误投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适用于主、备用电源无人值守时自动切换供电。
目前,双电源切换供电方式有手动与自动切换两种。前者虽简便,但其切换供电速度慢,不适应于需要快速切换电源的要求。后者,通常采用继电器与交流接触器组合来完成自动切换电源功能,但其断、通点间距一般小于50mm,有误切换倒送电的危险、安全性较差,可靠性不佳。此外,在供电期间,交流接触器处于带电状态,有烧毁电磁线圈的可能。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电磁铁吸合为动力,利用杠杆原理带动闸刀往复摆动,使闸刀投入主或备电源接触卡簧来提供一种切换速度小于1秒钟、通、断点间距大于50mm切换电源后电磁铁不带电的无误投双电源自动切换装置,其组成部件包括一闸刀部件及其接触卡簧部件、接线盒、端子、导线、指针,特征是闸刀部件由闸刀及其连杆、翘板、连轴、轴架组成;接触卡簧部件平行于闸刀接触点,相距50mm以上,分别安装在两侧支架上,采用电磁铁吸合作为闸刀部件摆动的动力,还包括一个信号继电器、两只微动开关和两只缓冲器。
下面将按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与具体结构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电路图。
图2为图1机械动作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具体结构的带局部剖面的立体示意图
参照图1与图2、当主电源A1N1有电时,电流流过信号继电器J线圈2、10端,其继电器吸合,J3接点9、11闭合,主电源A1通过微动开关V1(11)、主电磁铁线圈DM1(2)、信号继电器动接点9、11到N1接通电磁铁DM1(2)电源回路,使其磁铁吸合,衔铁(4)推动顶杆(5)向下运动,杆下端带动翘板(6)沿其支点O向左下方运动,垂直固定于翘板(6)中心部位的连杆(7)及其杆端上的闸刀(8)同时瞬间(小于1秒钟)倒向主电源A1N1接触卡簧(12)插入其中,至此完成从备用电源A2N2自动切换到由主电源A1N1对负载AN供电。与此同时,翘板(6)左端的缓冲器(9)触动微动开关V1(11)断开,切断主电磁铁DM1(2)电源回路,使之在供电期间磁铁(2)不带电,克服了长期带电烧毁电磁线圈和引起噪音的可能性并降低了自身功耗。
当主电源A1N1停电,备用电源A2N2有电时,信号继电器J释放,J1静接点1、4接通,备用电源A2通过微动开关V2(28)、备用电磁铁线圈DM2(29),信号继电器静接点1、4到N2接通备用电磁铁DM2(29)的电源回路,使其电磁铁吸合,衔接(31)推动顶杆(32)向下运动,其杆下端推动翘板(6)沿其支点O向下运动,与此同时,垂直固定在翘板(6)中心位置的连杆(7)与其上端的闸刀(8)瞬时(小于1秒钟)倒向备用电源A2N2接触卡簧(33)、闸刀插入卡簧(33)中,接通备用电源A2N2,即完成从主电源A1N1自动切换到由备用电源A2N2对负载AN供电。在闸刀(8)插入卡簧(33)后,翘板(6)右端缓冲器(34)自动触动微动开关V2(28)断开,切断备用电磁铁DM2(29)的电源回路,使之在备用电源供电期间电磁铁DM2(29)不带电,以防长期带电而烧毁电磁线圈并克服了噪音,降低了自身功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光电通信公司,未经天津光电通信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65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械式自动贮能起动装置
- 下一篇:立体笔架式铅笔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