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长灌注桩钢模管的接长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06681.7 | 申请日: | 199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8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07 |
发明(设计)人: | 孔清华;桂淞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清华;桂淞莉 |
主分类号: | E02D7/00 | 分类号: | E02D7/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赛云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长 灌注 桩钢模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建筑工程桩基础中沉管灌注桩在超长桩施工中钢模管的接长装置。
土木建筑工程中,沉管灌注桩具有施工方便、工程造价低、可以随桩尖持力层起伏任意调节桩长,施工速度快等特色,被广泛应用在多层建筑和工业厂房的桩基础中。目前,沉管灌注桩已发展到超长桩的施工,最长沉管灌注桩长达39米,钢模管要40-41米,则桩架高度需45米,尤其是沿海深、厚软土地区,需采用超长沉管灌注桩,但桩架过高极不安全,易发生桩架倾倒事故,由于桩长过长,使提管阻力加大,且提管时重心过高,也极不安全。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为超长沉管灌注桩设计一种能减少提升阻力的分段模管接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于将超长钢模管由多节分段模管组成,相邻模管之间由多组可拆的连接装置相连,每两节模管之间具有一定的滑移距离。多组连接装置是可拆连接,该连接装置通过对上、下模管焊接上、下加强钢箍,并在上、下加强钢箍上焊接可以互相插接通过螺栓组件紧固连接的上、下连接板,由于连接板上的长槽结构使模管提升时具有一定的伸缩滑移距离,使整根模管与土体的摩擦阻力由静摩擦阻力转化为动摩擦阻力。
本实用新型的模管接长装置,为超长沉管灌注桩的施工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的连接装置,解决了超长桩施工因桩架过高所带来的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由于模管提升时具有一定的伸缩滑移距离,使静摩擦力转化为动摩擦力,故大大降低了提升阻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段接长的钢模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向视图。
图3为上、下模管脱离一定距离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段接长的钢模管。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超长灌注桩钢模管的接长装置(参见图1-4)在相邻的上、下模管(1)、(3)上分别焊接上、下加强钢箍(2)、(4),该钢箍可以是环状或是瓦状,在上加强钢箍(2)上焊接板状的上连接板(5),其下端有长槽(8)结构。下加强钢箍(4)上焊接两块互相平行的下连接板(6),其间距大于上连接板(5)的厚度,上、下连接板(5)、(6)插接后由螺栓、螺母、垫圈组成的螺栓组件(7)可拆连接。
上、下模管(1)、(3)的接长连接装置在圆周上均布4-6组,使每组受力均等,组数的选择视上、下模管的直径大小而定,模管的节数视桩深而定,施工时逐节连接加长,提升时逐节拆除,通过振动锤(9)与桩机连接完成沉、拔任务。
为了防止上、下模管(1)、(3)分离后桩周土进入管内,上模管(1)上的上加强钢箍(2)的伸出部分必须能封住脱开距离,而脱开距离等于长槽(8)长度,故设计时上加强钢箍(2)伸出上模管(1)下底的距离必须大于长槽(8)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清华;桂淞莉,未经孔清华;桂淞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6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