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折叠式婴儿车无效
申请号: | 92207940.4 | 申请日: | 1992-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2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0-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坤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坤海 |
主分类号: | B62B7/06 | 分类号: | B62B7/06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允方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式 婴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婴儿车,特别是一种折叠式婴儿车。按现有婴儿车(1)(即如附图1所示)是由一对把手杆(11)(12)、一对前轮杆(13)(14)、一对后轮杆(15)(16)、一对侧支杆(17)(18)、两底杆(19)(20)、两背杆(21)(22)、一对连动片(23)(24)、两前复合轮(25)(26)、两后复合轮(27)(28)、若干凵形铰接片(29)(30)、若干L型铰接片(31)等构件配合若干铆钉(4)铆接而组成,然而其存在有下列缺点:
1.每一支把手杆、前轮杆、后轮杆、侧支杆、底杆、背杆皆须经切管、弯折成形、上漆等加工程序,相当麻烦。
2.每个构件相互组合铰接必须配合若干铰接片与铆钉来铆合铰接,就装配工作而言相当繁琐。
3.每个复合轮之组合也相当麻烦。
4.每个凵形铰接片或L型铰接片皆须经弯折、穿孔成形并电镀等加工程序,且铁质材料有容易刮伤小孩的危险。
5.无法自己动手装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简单组装方便快速的折叠式婴儿车,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达到的: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一对把手杆、一对前轮杆、一对后轮杆、一对侧支杆、两底杆、两背杆、一对连动片、两前复合轮、两后复合轮、若干铰接片、座垫布、若干卡榫等构件,前述构件皆采用ABS(acrylontirile-butadiene-styrene)或PP(polyp-ropylene)耐冲击塑料制成,且其中该各把手杆、前轮杆、后轮杆上皆一体成形具有凵形或L形铰接片,并在所有构件的适当位置上皆设有可嵌入所述卡榫的贯穿孔。
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如下方式达到:每个所述的前复合轮和后复轮都是由一个具有轴孔的轮子和另一个在其轴心上固设有卡榫的轮子装配组合而成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使组装工作简单方便,能迅速完成,从而可节省装配工时,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2.消费者可自己动手完成组装工作。
3.各构件容易加工生产,可降低生产成本。
附图的图示说明如下:
图1是现有婴儿车的立体图。(不包括座垫布)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不包括座垫布)。
图3是图2所述实施例的组合图。
如图2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包括有一对把手杆(51)(52)、一对前轮杆(53)(54)、一对后轮杆(55)(56)、一对侧支杆(57)(58)、两底杆(59)(60)、两背杆(61)(62)、一对连动片(63)(64)、两前复合轮(8)、两后复合轮(9)、铰接片(65)(66)、座垫布(101)、若干卡榫(71)(72)(73)(74)(75)(76)等构件。前述构件皆为ABS或PP耐冲击塑料制造,且其中该各把手杆(51)(52)、前轮杆(53)(54)、后轮杆(55)(56)上皆一体成形具有凵形铰接片(81)(82)或L形铰接片(83)(84)(85),再在上述所有构件的适当位置上都开设有若干贯穿孔,可对应配合嵌入卡榫(71)(72)(73)(74)(75)(76),因而可以方便快速地组合完成一种折叠式婴儿车,可节省装配工时,节省构件加工程序,相对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甚至消费者亦可自己动手组合装配。此外,本实用新型的两前复合轮(8)、两后复合轮(9)的每一个复合轮子(8)(9)皆分别由两个轮子(881)(882)、(91)(92)所组合成,其中之一个轮子(881)(91)在轴心处固设有卡榫(811)(911),且恰可对应嵌插进入另一个具有轴孔(图未示)的轮子(882)(92)而嵌插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坤海,未经刘坤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79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杂交水稻生产的改良途径
- 下一篇:热电式红外探测仪及其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