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可动驱动盖板无效
申请号: | 92208724.5 | 申请日: | 199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68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03 |
发明(设计)人: | 柯弘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41/12 | 分类号: | B60K41/1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何培硕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无级 变速 系统 驱动 盖板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零部件,特别是指一种可提高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加速性并降低其耗油率的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可动驱动盖板。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的剖视示意图,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驱动轮1基本上包含穿套于输入轴10上的盖板11及面板12,以及数个位于盖板11与面板12间的滚子13,其中盖板11与面板12的板面均呈圆锥状,且在面板12内面形成有楔形槽121,在盖板11内面对应面板12的楔形槽121处具有楔形面111;当输入轴10转动使驱动轮1转动时,随着旋转速度的增加,滚子13将因受到离心力的作用而于盖板11的楔形面111与面板12的楔形槽121之间向外滑移,使得面板12与盖板11的间距随速度的增加而变大,进而达到驱动其他部件的目的。
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驱动轮虽可达到驱动其他构件的目的,然而其在加速性及耗油率等方面并未达到最佳的状态;请配合参阅图2所示,是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盖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现有的形成于驱动轮1盖板11内面的楔形面111仅具有两段角度变化,第一段斜面1111是基本斜面,第二段斜面1112是略具弧形的斜面,在盖板11的第一段斜面1111的区域内,盖板11与板面12恰好形成一空间以供滚子13置放,当输入轴10带动驱动轮1转动,造成滚子13逐渐往外滑移时,滚子13将沿着盖板11的第二段斜面1112逐渐使面板12与盖板11的间距变大;所以,由此可发现,盖板11内的楔形面111所具有的斜面段数以及其角度变化将影响滚子13使面板12与盖板11的间距加大时间的快慢,因为当盖板11内面的楔形面111具有较明显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变化时,将相对的使盖板11与面板12的内面彼此较为接近,如此当滚子13于盖板11与面板12间移动时,将可以较短的时间达到增加面板12与盖板11间距的目的,进而可以较低的耗油率即达到加速的目的。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可动驱动盖板,其可提高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加速性并降低其耗油率。
本实用新型提出这样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可动驱动盖板,盖板内面具有楔形面,楔形面包含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段斜面,第二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大于第一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第三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又大于第二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
而且,第一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在29°~31°之间,第二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在34°~39°之间,第三段斜面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在44°~46.5°之间。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的可动驱动盖板可提高无级变速系统的加速性并降低耗油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详细说明在后,其中图示分别为:
图1是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的剖视示意图;
图2现有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盖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盖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加速性变化的特性曲线图。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摩托车无级变速系统驱动轮盖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中的盖板21,其楔形面211包含有第一、第二以及第三段斜面2111、2112、2113,第一段斜面2111与现有盖板相同是基本斜面,其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约为29°~31°。使得盖板21在第一段斜面2111区域内与面板12间恰好形成具有适当大小的空间以供滚子13置放。第二段斜面2112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则大于第一段斜面2111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以及第三段斜面2113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又大于第二段斜面2112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段斜面2112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以34°~39°为较佳,第三段斜面2113的断面与轴线的垂线间的夹角则以44°~46.5°为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872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