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改进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无效
申请号: | 92209430.6 | 申请日: | 1992-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1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德忠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肖掬昌,程天正 |
地址: | 香港湾仔港湾*** | 国省代码: | 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改进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显示器结构的改进。
现有发光二极管显示器是根据固著发光二极管芯片(LED CHIP)底座来区分,大致上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金属引线架(LEAD FRAME)为底 座,另一种是以印刷电路板(P.C.B)为底座,前者因组装成本较高且各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及色泽不易匹配,故较少被人采用,而后者因其成本较低、制造方便且亮度及色泽匹配较易,故较受人欢迎采用。
但这种以印刷线路板10为底座所构成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如附图4所示),大多采用一反射板11以用来反射聚集每一发光二极管芯片12四周的光线使其往上反射,以提高亮度,也因其发光二极管芯片12之发光特性是有部分光线A往上发射,有部分光线B则往四周发射(如附图2和5所示),而往四周发射之光线经反射板11之反射面14反射向上,此经反射向上之光线强度i与反射面14和发光二极管芯片12间之距离d2的平方成反比,若d1<d2则i1>>i2,意即反射面14距离12越近则反射的光线越强(如附图5所示),但现有反射板11必须能包围著发光二极管芯片12的固著及电极焊接线(WIRE BONDING)13的位置,使得围绕发光二极管芯片12四周的反射面14与发光二极管芯片12间有较大的距离,以致反射面14所反射的光线15较难聚集且削弱损失了光线15往上发射的聚焦效果与亮度,故不是一个理想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创作人鉴于上述已知之缺点,而加以改良,以开发出一种能提供很好的聚集效果及亮度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该显示器利用一较小的碗状反射面,该反射面仅能包围住发光二极管芯片固著的位置,而将另一电极的焊接线位置分开固著于碗状反射面外,如此反射面与发光二极管芯片间之距离即可变得很近,光线的反射便可获得很好的聚集效果及亮 度,其反射向上的光线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原始向上的光线所合成之点光源的亮度,几乎是所发射出去光源的总合,其损失非常小,再配合一简单的透镜组合,即可达到很好的光线操作控制效果,故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及其技术内容,特将一较佳实施例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有关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之结构改良之立体部分剖面示意图;
图2为该显示器之光线反射聚集示意图;
图3为该显示器之另一种反射板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之立体部分剖面示意图;以及
图5为该现有技术显示器之光线反射聚集示意图。
请参阅附图1所示之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之结构改良之立体部分剖面示意图,其中该显示器系由一印刷电路板(P.C.B)1、反射板2及发光二极管芯片3所构成,该印刷电路板1系为固著发光二极管芯片3之底座,可将发光二极管芯片3固著其上,再由反射板2套入,该反射板2上设有至少一个以上之碗状反射面21及贯穿孔22,该贯穿孔22越靠近碗状反射面21越好,其碗状反射面21系对准发光二极管芯片3套入,该发光二极管芯片3之电极焊接线31再穿入贯穿孔22固著于印刷电路板1上,该反射板2不宜太厚且其碗状反射面21仅能包围住发光二极管芯片3固著的位置,而将另一电极的接线31位置分开固著于碗状反射面21外,如此反射面21与发光二极管芯片3间之距离d1越接近效果越好,使其发光二极管芯片3所发射出光线4的反射可获得很好的聚集效果度(如附图2所示),故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请参阅附图3所示之该显示器之另一种反射板示意图,其中该反射板2亦可将其碗状反射面21设计成网状式反射面,而发光二极管芯片3之电极焊接线31即可任意固著于碗状反射面21外之印刷线路板1上,而该碗状反射面21亦可为大致是凹型形状,其反射面内可至少固著一片以上之发光二极管芯片3。
综上所论,一种能提供很好的聚集效果及亮度之发光二极管显示器,该显示器系利用一较小的碗状反射面,该反射面仅能包围住发光二极管芯片固著的位置,而将另一电极的焊接线位置分开固著于碗状反射面外,如此反射面与发光二极管芯片间之距离即可变得很近,光线的反射便可获得很好的聚集效果及亮度,其反射向上的光线与发光二极管芯片原始向上的光线所合成之点光源的亮度,几乎是所发射出去光线的总合,其损失非常小,再配合一简单的透镜组合,即可达到很好的光线操作控制效果,故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德忠,未经陈德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09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