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煤炉膛用导火夹板无效
申请号: | 92210005.5 | 申请日: | 1992-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79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日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日 |
主分类号: | F23M9/00 | 分类号: | F23M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2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煤 炉膛 用导火 夹板 | ||
一种可供各种燃煤炉膛使用的反烧导火板。
以前,各种燃煤炉膛的设计形式,使得煤的燃烧均是由下向上分层进行的。这这种传统的烧煤方法,当未燃煤加入炉膛内时,在其未燃烧前,先受到下层已燃煤的高温作用,加之未燃煤表层温度和空气不足,使其不仅产生大量煤气和浓烟,而且不及燃烧便被排放出去,既浪费燃煤,又污染环境。
近年曾经有过煤炉空心反烧装置的专利申请,该申请虽然根据煤层反烧的理论,通过新式炉膛结构的设计,比较好地解决了浓烟、煤气未及燃烧并产生热量便被排出,既浪费燃煤,又污染环境的问题。但是仍就存在着结构复杂,炉膛内结构无法调整的问题,给制造和使用都带来一定程度的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发明一种燃煤炉膛用导火板。任何燃煤炉膛使用本导火板后,根据同样的煤层反烧理论,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浓烟、煤气未及燃烧并产生热量便被排出,既浪费燃煤,又污染环境的问题,而且具有结构简单,炉膛内结构可调整的特点。能够更好地适应制造和使用的需要。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结构图,也是说明书摘用图。
图中各标号分别是,1上部,2顶沟,3孔,4支撑台,5支腿,6楔脚,7支撑板,8隔层。
如图示,本实用新型由上部1、支腿5和隔层8组成,上部1上设有可使火焰通过的孔3,一侧设有支撑台4,另一侧与上部1平面呈90°设有一垂直支撑板7,支腿5与上部1接合部位设有一与上部1平面呈90°的水平导火隔层8,支腿5为左右各一支,底端设有楔脚6。
本实用新型的尺寸对于不同的炉膛可采用不同尺寸。原则上燃煤的高度不得高于导火板的高度,宽度为炉膛直径的30——80%,而支腿5的跨度稍小于炉膛内壁的宽度,隔层8到炉毕子的距离为炉内通常的残火层厚度。
本使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及工作过程如下:
将导火板两块按支撑板7向内方向对面放入炉膛中央,楔脚6穿过炉条,卡在炉条上,两块导火板支腿间的距离不小于支撑板7的宽度,支撑板搭放在对面一块导火板的支撑台台上,并根据需要调整好两块导火板上端的间距,燃煤在导火板周围及空间下部燃烧。燃尽的炉灰可从毕子透出,余下的燃煤可尽量地集中在空间的下部,新煤从上加入到导火板周围后,中下层炉火可沿导火板中间上燃,并通过上口及孔3,为新煤的燃烧提供充分的热量,使煤层呈反烧状态。调节导火板开口量的大小,可调节空气流通量与煤烟气的比例,使烟煤气充分燃烧。当新煤呈碳火状、无烟时,可减小导火板开口,以减少空气过剩的流量。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上火快,能有效地消除黑浓烟,一次加煤后可以随时、随意、多次反复调节火势,加煤次数少,旺火时间长,适用各种燃煤炉膛的改造,极具推广价值。
实施例:以民用燃煤炉膛用导火板为例,如附图示上部1顶端至支撑台4处高为80mm,宽为140mm,顶端有三个顶沟2,为半圆形,半径为8mm,上部1还设有4个孔3,孔为长孔,孔3两端的半径均为8mm,长度从两端半圆中心计为60mm,支撑板7设置在附图右侧的后面,高80mm,宽50mm,厚10mm,与上部上端及外侧平齐,支腿5为弧形,从支撑台4到楔脚6底端总高为100mm,曲率半径为70mm,楔脚6高20mm,厚8mm,隔层8采用毕条形式,共三根,毕条形式为楔形,长60mm,导火板总体厚度均为1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日,未经王洪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00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