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启动报警器无效
申请号: | 92210675.4 | 申请日: | 199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63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会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会武 |
主分类号: | G08B21/00 | 分类号: | G08B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4034 辽宁省鞍***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启动 报警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矿企业安全生产的报警装置,特别是一种安全报警装置。
目前机械伤害事故占整个工矿企业伤亡事故百分之五十以上,设备启动时造成伤亡事故最多,尤其是起重机或连轧机组设备启动时伤亡事故较为突出,为此企业安全部门对机械启动时造成突发性事故也无法杜绝,只能制定一些规章制度做为避免事故发生的一种手段来实施,因此误操作现象还有时发生。
本实用新型是提供一种在设备启动时,必须先报警的安全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由报警器、安全启动器、变流器三部分组成,其核心是安全启动器,报警器控制安全启动器,变流器也控制安全启动器,由安全启动器控制设备的操作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构造简单,按装方便。
2、报警部分可采用电铃或电子讯响装置。
3、报警部分可按放在危险区域。
4、检修方便,成本低易于实施推广。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具体结构及工作原理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1所示,它是安全启动器的结构图,其外壳10是长方型,材质是酚醛塑料,外壳的两侧是接线端子1-8,按孔9、15、16,外壳的正面是散热板14,在板14上按放可控硅12,工作指示灯13,外壳内装有负载传感双时控制模块,后盖15。
参照附图2所示,是变流器结构图,它包括变流器外壳16,是扁圆形中间有孔,材质是塑料,壳内有电流互感器17,材质是软磁材料,其形状是环形,中间穿有连接线15,材质是紫铜管制品。
参照附图3所示,是安全启动器整体电气原理图,虚线框内是负载传感双时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
双向可控硅T1和光电偶合器Q1组成负载传感电路,三极管Q2是开关电路,电阻R6电容C6及IC1构成一组延时电路,电阻R4,电容C7,三极管Q4及IC1构成另一组延时电路,当负载传感电路输入端T1通过报警系统构成闭合回路时,三极管Q2导通,电容C6通过电阻R6放电,这一时间是报警器工作时间,由于Q2的导通使稳压管D7截止,三极管Q3截止,三极管Q4导通,电容C7通过三极管Q4放电,使Q4的集电电压下降到0.3伏,这时IC13脚有电压输出,通过光偶合器Q5使双向可控硅T2导通,变流器13是用来检测电动机是否在运转,如果运转变流器13也有电流输出,经电阻R2推动开关电路Q2继续导通,否则由于报警器回路断开Q2截止,D7导通,三极管Q3导通,三极管Q4截止,电阻R4向C7充电,充电到某个位后IC13脚无电压输出,Q5截止,双向可控硅T2阻断,电容C7充电时间是为了起重机设备运行需要点动时设计的,它的存在对设备运行起很重要的作用。
参照附图4所示,是安全启动报警器实际应用线路参考图,QA1是报警系统压扣,QA2是设备启动压扣,TA是设备停止压扣,B是变流器,当启动压扣QA1闭合时,报警系统开始报警,报警过后几秒,安全启动器7、8端子导通,这时将启动压扣QA2闭合,接触器QC吸合,常开接点QC闭合,电动机D运转,变流器B同时也有输出电流送入安全启动器,使7、8端子继续导通,使接触QC吸合,当停止压扣TA断开时,接触器断开,电动机停转,变流器无电流输出,安全启动器,几秒钟后7、8端子的自动阻断,要想电动机再次启动,必经再次报警才能使电动机运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会武,未经王会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0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