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蝶板缓冲止回阀无效
申请号: | 92210902.8 | 申请日: | 1992-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54936Y | 公开(公告)日: | 1994-02-02 |
发明(设计)人: | 吴宏年;杨庆余;檀永胜;肖奎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省铁岭阀门厂 |
主分类号: | F16K15/18 | 分类号: | F16K15/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2002***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蝶板 缓冲 止回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介质逆流及由于逆流关闭阀门易造成水锤而安装在管路上的阀。
目前,国内刚刚生产并使用的H47X-10系列的蝶式缓冲止阀,它是由阀体、蝶板、缓冲装置、重锤、杠杆等组成。当管路内介质正向流动时,借助介质流动压力、推动蝶板翻转,使介质通过。当介质停止正向流动发生逆流时,蝶板靠自重力、介质逆流推动力及重锤质量力的综合作用使蝶板关闭,并在关闭过程中还要受缓冲装置制动力的反作用控制,使关闭速度按予定程序进行,在600mm以下口径管路中使用效果较好,然而在大于600mm口径,特别是在大于1,000口径管路上使用时,由于逆流介质流量增加,迫使加大轴、缓冲装置和曲柄尺寸,使产品体积增大,耗费材料。
此外,由于H47X-10系列蝶式缓冲止回阀,因面向介质入口的蝶板面呈凹型曲面,工作时使流阻增大,浪费泵的能量,并不断产生振动和噪声。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拓宽它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体积小、可用在大于1,000mm口径管道上使用的、防止介质逆流及由于逆流关闭阀门易造成水锤现象发生、并节能的双蝶板缓冲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的双蝶板缓冲止回阀,它是由阀体(7)、阀轴(2)、缓冲装置(8)和重锤(9)组成。其特征在于具有通口(a)、吊耳(C)、呈球缺形并平面面向阀体入口的主蝶板(1)安装在轴(2)上,轴(2)上还借助销(4)在通口(a)的一侧装只受缓冲装置(8)控制的摆臂(3),摆臂的下部借助螺母(6)面向通口(a)固定一只副蝶板(5),通口设在主蝶板中心线的下部,其直径为阀门公称直径的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其出口端面沿园周方向镶有密封圈(b),而副蝶板(5)其直径大于通口(a)的直径。
附图的图面说明:
图1为双蝶板缓冲止回阀左侧剖视示意图。
图中1为主蝶板,2为阀轴,3为摆臂,4为销,5为副蝶板,6为螺母,7为阀体,a为通口,b为密封圈,c为吊耳,FD1为介质流向。
图2为双蝶板缓冲止回阀右侧示意图。
图中8为缓冲装置,9为重锤,FD2为介质流向。
下面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H47X-10系列的蝶式缓冲止回阀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技术改进,即将蝶板在其中心线下部开一个用于介质逆流可二次控制的通口(a),并在通口侧设有受缓冲装置控制关闭速度的副蝶板,一旦发生介质逆流,首先主蝶板因自重力、逆流介质压力而自由关断、切断主流,而部分介质通过通口再次逆向流动。这样,便减轻逆流对设备的冲击,同时副蝶板在逆流介质压力、重锤质量力与缓冲装置的综合控制下,对部分逆流介质将按予定程序将管路全部关断。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在主蝶板的中心线下部开一个通口,当发生逆流时,主蝶板可自由关闭,不产生冲击,减少噪声,实现按予定程序关断介质流动的目的。
2、由于在主蝶板的中心线下部通口处设有受缓冲装置控制的副蝶板,保证了程序控制,在阀的总体结构尺寸不再增大、节省材料、降低消耗的情况下,可适于大口径管路上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省铁岭阀门厂,未经辽宁省铁岭阀门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09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