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油发动机燃油泵无效
申请号: | 92211153.7 | 申请日: | 1992-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9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徐茂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茂生 |
主分类号: | F02M37/04 | 分类号: | F02M37/04;F04B43/02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赵学民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油 发动机 燃油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液体变容式输送泵,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上所用的燃油输送泵。
目前,汽车发动机上所使用的燃油输送泵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CA141等汽车上6102发动机用的CAB604型燃油泵,另一种是北京130、沈阳金杯牌等汽车上492Q式发动机上所用的266A16型燃油泵,前者燃油泵上所采用的进排油阀是选用的在阀体隔板的进排油孔上安装中间带心轴的全橡胶垫式阀门结构,该橡胶垫经中心轴固定安装在阀体隔板的进排油孔上,利用橡胶自身的弹性挠动来保证阀门的关闭性能和阀门的气密性。本燃油泵的缺点是:由于该橡胶垫长期浸泡在燃油中,容易产生老化、降低其弹性。在严寒的地区使用时,由于温度的影响,该橡胶垫的弹性也会大大地降低,并且脆性增大,也会严重地影响阀门的气密性,降低油路中燃油的压力,再者,由于该进、排油阀门的动作频率较高,容易使橡胶垫疲劳断裂、撕裂或发生变形,因此,一个燃油泵的使用寿命一般只能保持汽车运行两万公里左右,另外,由于橡胶垫的开启面积较小,供油量往往达不到要求,从而影响汽车的动力输出,其后者,其阀盖虽然采用的是硬质板材,通过一个背压弹簧作为阀盖的密封弹簧,但是,一个独立的进排油阀结构,经过螺钉、压板等,将其固定在阀体隔板的进排油孔上,该独立的进、排油阀由小阀体、阀盖、压簧和固定卡组成,结构复杂、制造困难,实际进排油孔也比较小,也很难满足大流量的要求,为了提高流量,要增大燃油泵的本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而设计的一种结构简单、气密性好,进排油孔开启大,使用寿命长的一种燃油输送泵。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它由贮油杯体、阀体和动力机构组成,其技术要点是:在阀体内隔板的进、排油孔边沿的阀座上安装有一个中心固定安装有阀杆的阀盖,阀盖与阀座的配合来保证隔板上进排油孔的关闭。安装在该阀盖上的阀杆的另一端穿过阀体隔板上的进排油孔,进入到阀体的另一腔,在阀体另一腔的阀杆上安装有阀盖的复位弹簧装置,该弹簧装置可以是板式弹簧,也可以是螺旋弹簧。其工作原理是:当泵的膜片机构下移时,膜片上方的压力降低,进油孔阀盖压缩复位弹簧开启,燃油进入中间腔,这时排油阀盖关闭;当膜片机构上移时,进油阀盖在弹簧的作用下关闭,排油阀盖则压缩复位弹簧开启,中间腔的燃油被排出,为发动机提供燃油,完成一次供油。
由于本燃油泵的阀盖与复位弹簧装置分别安装在阀体内中间隔板的两侧,并且阀盖与复位弹簧装置是以一个中心轴连接,其结构简单,阀盖关闭的气密性好,阀盖开启面积大,可以大大地减少阀盖开口对燃油的阻力,增加燃油泵的进排油量。再者由于阀盖采用硬质板材,可以增加燃油泵的工作可靠性,有效地延长它的使用寿命。
图1是本燃油泵的外形结构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本燃油泵使用板式弹簧的结构原理图;
图4是本燃油泵使用板式弹簧的一种实施例;
图5是本燃油泵使用板式弹簧的另一种实施例;
图6是本燃油泵使用螺旋弹簧的结构原理图;
图7是本燃油泵使用螺旋弹簧的一种实施例;
图8是本燃油泵使用螺旋弹簧的另一种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燃油泵由贮油杯体(1)、阀体(2)和动力机构经螺钉固定连接而成,杯体(1)与阀体(2)可以采用传统的结构形式进行固定连接,为了增加杯体(1)与阀体(2)之间的连接强度,杯体(1)与阀体(2)也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的双螺钉固定连接,阀体(2)的隔板(12)上的进排油孔可以分别设一个(如图4、7所示),也可以分别设两个(如图5、8所示),进排油孔的数量、大小应根据汽车需油量的大小而定,阀体(2)的隔板(12)上的进排油孔边沿设有阀座(5),阀盖(4)就安装在阀座(5)上,阀盖(4)可以用金属板制造,如用黄铜,加工好的阀盖(4)和阀座(5)再进行研磨,可以达到阀盖(4)与阀座(5)相配合的良好地气密性。阀盖(4)也可以由其他金属板或非金属板制造,其阀盖(4)与阀座(5)之间的密封可以采用如上所说的硬质密封,也可以采用软密封,即在硬质底板上粘接一层软质密封垫(7),如橡胶垫等。阀杆(6)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阀盖(4)的中心部位;它的另一端穿过隔板(12)的进、排油孔,进入到阀体(2)的另一腔,在阀杆(6)的另一端部安装有阀盖(4)的复位弹簧装置,该复位弹簧装置可以是板式弹簧(8)(如图3、4、5所示),也可以是螺旋弹簧(9)(如图6、7、8所示)。若该弹簧装置为板式弹簧(8),则板式弹簧(8)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阀体(2)内,它的另一端与阀杆(6)相连接,阀杆(6)与板式弹簧(8)可以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铰接,二者相铰接时能适当地自动调节阀盖(4)与阀座(5)之间的气密性,若该弹簧装置为螺旋弹簧(9),则在阀杆(6)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挡圈(10),在隔板(12)的进排油孔上设支承筋板(11),支承筋板(11)可以是三个,也可以是四个等等,但是最好保持均匀分布,阀杆(6)则穿过支承筋板(11)的中心孔,在支承筋板(11)与挡圈(10)之间的阀杆(6)上套装有一个螺旋弹簧(9),本实用新型一般按照图1所示的位置安装,为了克服由于阀盖(4)、阀杆(6)的重力所产生进排油阀的关闭压力不同,这时可以通过调整复位弹簧的预定压力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茂生,未经徐茂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11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卡片式煤气表
- 下一篇:数显温度计石英钟工艺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