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弹子锁无效
申请号: | 92211770.5 | 申请日: | 1992-05-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03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发明(设计)人: | 于文清;王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文清 |
主分类号: | E05B37/20 | 分类号: | E05B37/20;E05B45/10 |
代理公司: | 山东省专利服务处 | 代理人: | 曹威平 |
地址: | 262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弹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特别是具有防盗报警功能的具有弹子的电子锁。
弹子锁已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不具备报警功能。而一般的电子锁既需要使用者记忆密码,又易受干扰,防盗性能较差,对惯于使用钥匙的人来说,也是很不方便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又安全可靠的电子弹子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达到的电子锁的外形和结构与普通的锁基本一致,具有锁芯和钥匙及弹子和弹簧,钥匙的齿槽与锁芯的弹子相配合,而在钥匙的无齿的齿背一侧有一对电源输入的电极(正极和负极)和一个编码输出电极,在钥匙后部(相当于普通钥匙的手持部位)封装一个编码器,电源输入电极和编码输出电极通过导线与编码器连通,在锁芯上与钥匙的供电源输入的电极位置相对应的位置处有两个电源电极向编码器提供电能,另外还有一个与编码输出电极相对应的编码输入电极,上述结构的锁芯和钥匙的配合,即实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既有普通弹子锁的防盗功能,又有电子锁的报警效果。并且符合人们对传统钥匙的使用习惯。
附图说明:附图[1]是钥匙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锁芯的结构示意图。在附图中,[1]钥匙,[2]、[3]电源输入电极,[4]编码输出电极,[5]编码器,[6]锁芯,[7]、[8]电源电极,[9]编码输入电极,[10]弹子,[11]弹簧,附图[3]是电气原理框图。[12]译码器,[13]触发器,[14]报警器,[15]放大器,[16]扬声器,[17]触摸传感器,[18]冲击传感器,[19]点火系统。
以下结合附图中提供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详细说明。
参照附图,钥匙[1]的外形与当前使用的普通弹子锁的钥匙基本相同,赤槽与锁芯[6]内的弹子[10]和弹簧[11]配合,按传统的开槽方法确定其齿槽的深度和形状。在钥匙[1]的无齿槽的背上设置三个电极,电极[2]和[3]是封装在钥匙[1]的后部手持部位内的编码器[5]的电源输入电极,电极[4]是编码器[5]的串行输出的编码器输出电极,这三个电极分别通过导线与编码器[5]相连通。编码器[5]在封装之前即预先将编码输入,一旦封装后,既按固定的编码输出。编码器可以使用MC140526或ED5026等型号的集成电路,将管脚按一定的规律排列连接即可。
在锁芯[6]上,在与钥匙[1]上的三个电极相对应的位置上(当钥匙[1]完全插入至锁芯内,弹子与齿槽完全配合的位置),也有三个电极,电极[7]和是电源电极,该电极接电源为编码器提供电能,电极[9]是编码器[5]的编码经电极[4]输出的编码输出电极,编码器[5]输出的编码经电极[9]输出至译码器,译码器的编码设置与钥匙的编码相同。
在使用时,当钥匙[1]的编码器输出的编码与译码器的编码相同,译码器输出信号将触发器锁住,关闭报警电路,则可以将锁打开。否则,若钥匙[1]内的编码器[5]发出的编码与译码器内的编码不符合,或者使用没有电极的钥匙,则译码器或触摸传感器发出信号,打开触发器,与触发器连接的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同时,与报警器并联的撞击使感器,处于境界状态。若用于汽车或摩托车的防盗,则触发器后面的点火系统[19]同时被切断,使发动机不能起动,达到了既报警又防盗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锁的三个电极可以灵活布置,附图[1][2]中给出的是一种不易被发现是电子锁的结构,若为简单起见,可以使用无齿槽的钥匙,而增加电磁铁控制锁舌,以达到编码正确,则电磁铁动作开门。否则,报警,电磁铁不动作。
另外,需要说明一点无论钥匙还是锁芯上的电极的引线都应当与钥匙绝缘。开门各导线之间也应当绝缘。这一点对于以金属为基材的钥匙和锁芯特别有意义。而对于以塑料为基材的钥匙和锁芯则只需注意各导线间的绝缘就可以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文清,未经于文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1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