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旋转彩光的吊扇无效
申请号: | 92212268.7 | 申请日: | 1992-0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048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8-26 |
发明(设计)人: | 龙国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国祥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孟原原 |
地址: | 4171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彩光 吊扇 | ||
一种带旋转变 彩灯具的吊扇。
91203321.5号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彩光闪烁式吊扇,它是在风扇头的下部设置一个白炽灯泡,周围有一个半圆形的多面反光球设置在风扇头上,反光球上开有多个透光孔,孔上设置有彩色有机玻璃。当吊扇转动时,其上的灯光也会随之转动,从而形成舞厅等场所所要求的喜庆气氛。但是它只是一种构想,具体结构不够完善,尚待改进。尤其是它没有专门设计一种与之配套使用的调速装置,如果采用通用调速器,就是选择最低挡来控制,对旋转灯光来说也转速过快,难以形成彩色斑澜。其次。它将半圆形反光球全封式地连接在扇头上,第一,不仅阻碍了扇头散热机制,而且还由于球内强光直射扇头,使扇头发热加剧,严重影响吊扇的使用寿命;第二,由于球内光源离球上透光孔较近,透射到地面上的光斑较大,艺术效果不甚理想。另外,其工艺复杂,成本也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散热机制的,且透光性能好,艺术效果强的带旋转彩光的吊扇,它不但具有普通吊扇的功能,还可根据需要随时产生旋转舞灯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对“彩光闪烁式吊扇”进行改进,将吊扇头下部轴口向下延伸制成突边管口,改半圆形的多面反光球为圆球形反光球灯罩,并在反光球灯罩上也制有与吊扇头突边管口匹配的突边开口,反光球灯罩通过其突边开口与扇头突边管口连接,使两者既构成一个旋转整体,又还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另外,对通用调速器进行改进,在原来的基础上加大铁芯,增加线圈匝数。并从新增绕组中引出几个端子。分别连接在调速器下部设置的低速挡位的触电片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改半圆形的多面反光球为圆球形反光球灯罩,并将扇头和反光球灯罩采用突边衔接,有效地避免了强光直射扇头而产生的高热,确保吊扇的安全使用。同时,增加了光源到反光球灯罩下部透光孔的距离,改善了透光性能,增强了光斑的艺术效果。
2、在通用调速器上设置了低速挡位,使旋转变彩绚丽夺目。
3、设计新颖,结构巧妙,重量轻,旋转稳定可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方便,易于普及,并有一定的观赏和实用价值,可广泛用于舞厅、酒吧或饭店等场合。尤其适合家庭使用,为生日或节日宣染喜庆吉祥的气氛,给生活增添情趣。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调速器及其电气原理示意图。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是在“彩光闪烁式吊扇”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它包括有吊杆,吊扇头,风叶,吊扇头下的白炽灯,与扇头连成一体的反光灯罩,反光灯罩上的透光孔,以及其上的有色透光片,还有吊扇体外的调速器和白炽灯控制开关,其特征是吊扇头下部轴口向下延伸制成突边管口(1),反光灯罩为圆球形灯罩(2),并在其上也制有稍大于突边管口直径的突边开口,该突边开口(3)的口径略大于白炽灯泡的最大直径, 以便安装和更换灯泡。 圆球形反光灯罩(2)上的突边开口(3)与吊扇头下的突边管口(1)可通过螺纹或螺栓或螺钉连接在一起,使两者既构成一个旋转整体,又还留有一定的散热空间。参见图2,为了达到彩光闪烁的艺术效果,还必须对吊扇通用调速器进行改进,可在原有调速器的下部去掉原来的弧形触电片和滑动接触片,并在此处设置几个与调速器上部对称分布的挡位触电片(4)和一个弹性接触片(5),弹性接触片(5)的一端固定连接在下部末位触电片(41)上,另一端与固定在绝缘转轴(6)上的导电环(7)接触,下部末位触电片(41)还与吊扇的进线端固定连接。同时,加大调速器铁芯(8),增加其线圈(9)匝数,并从新增绕组中引出几个端子(10),分别连接在调速器下部新设的各挡位触电片(4)上。
本实用新型的圆球形反光灯罩(2)还可以做成沿中部分开的又相互活动连接成一体的上下半球结构。在上半球顶部设置与突边管口匹配的突边开口,而此时突边管口和突边开口的直径可以均不受白炽灯泡最大直径的限制。安装或更换灯泡时则可以从球体中部的连接处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国祥,未经龙国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226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