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的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无效
申请号: | 92212992.4 | 申请日: | 1992-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746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1-11 |
发明(设计)人: | 宁从志;宁向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从志 |
主分类号: | H01H19/10 | 分类号: | H01H19/10;H02M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1***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延寿 节电 开关 | ||
新型的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属于室内照明开关类。本开关主要用于控制白炽灯,亦可用于控制日光灯。
室内照明开关,普遍采用拉线开关,而一些高层建筑如宾馆、办公楼、公寓等场所和农村新建的楼房,大多数采用跷板式的暗开关。但是这种跷板式的暗开关。对白炽灯的亮度是不可调节的。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根据实际使用的需要,例如在看书或写字时,则需要大亮。当仅用于照明时,只需小亮即可。很明显,每盏灯的亮度与所消耗的电能成正比。因此在不需要大亮时,把白炽灯的亮度减弱,即意味着节能。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家用和工矿企事业以及城市和农村用的暗开关日益增多,全国每年的需要量大约在几亿只以上。在当前电力十分紧缺的情况下,如何最大限度减少照明所消耗的电能,是我国当前挖潜节能急待解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课题,因此说,在当前如何构思出一种调亮、节电、结构新颖的暗开关是十分必要的。
本实用新型发明的目的,就在于能最大限度地降低白炽灯不必要的电能损耗,且能大大延长白炽灯泡的使用寿命,提供一种既可用于控制日光灯又可调节白炽灯亮度的节能暗开关。
本实用新型暗开关的节能原理,主要是将白炽灯的亮度,由不可调改为可调,将白炽灯的亮度分为高低两档。为达此目的,在白炽灯回路串入晶体二极管,进行半波整流,因而可改变通过白炽灯的电压、电流和功率,根据理论分析计算,在低档亮度时,可节电约50%,当加在白炽灯上的电压降低之后,则通过白炽灯的起动电流和工作电流相应减少,无疑白炽灯的使用寿命可大大延长。
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方式完成的。即是由面板、基座和接线板等零件构成。其特征在于能绕本身的轴作旋转运动的导轮(2)有六个类似正齿轮形的凸台,且在每个凸台的底部的小孔内,按下列顺序分别嵌入晶体二极管(7)和短接二极管用的动触桥(6):即零位(指断开位置)→二极管→动触桥→零位→二极管→动触桥。此外,安装在导轮(2)两端部的弹片(4)为U形,且在U形弹片与导轮相接触处的部位有个小凸台,此小凸台与导轮上的凹穴相吻合,起着通断电路和给导轮定位的双重作用。
图1 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结构正视图。
图2 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结构剖视图。
图3 导轮的左侧视图。
图4 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电路原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暗开关加以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调亮延寿节电暗开关,由面板、基座、导轮、弹性触片、动触桥和接线板等零件构成。
由附图1、图2和图3可见,本暗开关与普通型的跷板式暗开关的结构截然不同,其特征在于操作方式为旋转式,能绕本身的轴作旋转运动的导轮(2)有六个类似正齿轮形的凸台,且在每个凸台底部的六个小孔内,按下列顺序分别嵌入晶体二极管(7)和短接二极管用的动触桥(6):即零位→二极管→动触桥→零位→二极管→动触桥。而导轮的定位,则是借助安装在导轮两端部的U形弹片(4)上的凸台,与导轮(2)上的凹穴相吻合固定之。导轮(2)。弹片(4)和接线板(5)均安装在基座(3)内,然后将基座(3)与面板(1)用螺钉固为一体。本暗开关的动作原理是:将导轮(2)伸出面板的凸台,往下拨第一次,K1与K2之间被二极管(7)接通,白炽灯半亮,再往下拨第二次,K1与K2之间被动触桥(6)短接,白炽灯全亮;再往下拨第三次,K1与K2之间被绝缘的导轮隔开,灯光熄灭,反之亦然,但亮度是由大到小,如果用于控制日光灯,只要将凸台往上一拨,则K1与K2被动触桥(6)短接,日光灯全亮,再将凸台往下拨,日光灯断电而熄灭。
总之,本暗开关具有结构新颖、用途广泛、使用方便、可随意调节亮度、节电效果显著、能大大延长灯泡的使用寿命等优点。故是一种理想的多功能的新型暗开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从志,未经宁从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299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