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话机电子消毒器无效
申请号: | 92213976.8 | 申请日: | 1992-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49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增顺;王寿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M1/17 | 分类号: | H04M1/17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周新亚,王玉霞 |
地址: | 211132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话机 电子 消毒器 | ||
本实用新型是利用电子灭菌管产生臭氧对电话机进行消毒处理而防止病菌传染的一种装置,属于对电话机进行消毒的卫生装置领域。
为了防止疾病传染,对电话机进行消毒已逐渐被认识和重视,目前已有少数单位用洒精等挥发性溶剂对电话机表面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擦拭或喷洒,但这种人工药物消毒方式存在使用不方便、消毒不及时和灭菌效果差等缺点,而大量的电话机因怕麻烦而无任何消毒措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消毒及时、灭菌效果好的电话机电子消毒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措施是:将电话机放置在封闭的盒子中,使用电子灭菌管在盒子内产生足够浓度的臭氧,由于臭氧能够分散到盒内的各个地方,所以能有效的杀灭电话机上的病毒和细菌,在每盖一次盒盖时,电子灭菌管工作一次,时间为5-15秒钟即可,盒子由盒盖和盒体用铰链连接而成,在铰链对面的盒盖下沿有一个凸头,与凸头相对应位置的盒体上装有一个上端带活舌的杠杆,杠杆下端控制为电子灭菌管提供工作电压的电压发生器中的按钮开关,电子灭菌管选用广东生产的OA40型或江苏常州生产的MJ-B型,但由于两种型号要求的电压频率不同,如OA40型的工作电压为1500V左右,频率为5-20KHz,而MJ-B型的工作电压为1500V左右,频率为50Hz,所以设计两种不同频率的电压发生器分别与之配套。用于OA40型的电压发生器,由三极管BG1、继电器J1及开关JK1、电容C2、电阻R1、R2、按钮开关AN1构成定时电路,时基集成块IC1、电阻R3、R4、电容C3、C4构成频率为5-20KHz的振荡电路及功放三极管BG2、升压变压器T2和电源组成,其中电源由电池E串联一只二极管D6所组成的直流供电电路与降压变压器T1经二极管D1-D4和电容C1整流滤波后串联一只二极管D5所组成的交流供电电路并联而成,在每盖一次盒盖时,凸头推动活舌,使杠杆下端按一次AN1,定时电路工作一次,使继电器J1吸合5-15秒钟,在继电器J1吸合期间,继电器开关JK1接通振荡电路和BG2的电源,振荡电路产生的信号从IC1的第3脚输出至BG2的基极,经BG2放大后输出至T2,经T2升压从次极输出约1500V电压送至电子灭菌管MJG1产生臭氧将盒内的病毒和细菌杀灭。用于MJ-B型的电压发生器,由三极管BG3、继电器J2及开关JK2、电阻R7、R8、电容C5、C6、二极管D8-D11、按钮开关AN2、AN3构成的定时电路和电源变压器T3组成,其中,AN2和JK2并联后串联在T3初极线圈中接220V电源,T3有6.3V和1500V两组次极电压输出,6.3V经D8-D11和C6整流滤波后为BG3提供工作电源,1500V输出接电子灭菌管MJG2,在每盖一次合盖时,凸头推动活舌,使杠杆下端按一次AN2和AN3,当AN2接通时,T3开始工作,输出的6.3V电压为BG3提供工作电源,此时由于AN3同时接通,定时器工作,使继电器J2吸合5-15秒钟,继电器开关JK2导通可使T3输出5-15秒钟的1500V电压使电子灭菌管MJG2产生臭氧将盒内的病毒和细菌杀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炮兵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3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