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灯管的电子镇流器无效
申请号: | 92214087.1 | 申请日: | 1992-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222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春远;孙明春 |
主分类号: | H05B41/29 | 分类号: | H05B41/29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灯管 电子镇流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灯管的电子镇流器,属于照明装置的副件。
电子镇流器是一种节能的日光灯镇流器件,国内外的许多报刊和专利文献已经有这方面的记载。如《电子报》1986年2月16日第二版上刊登的西门子公司的日光灯电子镇流器的电路图就是一种较早公开的比较成熟的线路,以后公开的中国专利也有不少的这方面电路,如88203420.0和88211869.2号专利,就是对原有技术的一种改进。但是,这些电路以及以前公开的87217123和88211325、87212090、88211621等项专利均存在以下几点弊病,从而影响了这项技术的应用:电路中没有设计高频滤波电路,自激振荡会反馈到市电线路中,干扰其他电子设备。谐波成分较重,对电源有较大的影响。整个电路的转换效率不高,振荡管的功耗大,电路的稳定性不高。
本人提出了一种无干扰的电子镇流器,即中国专利89213120.9,它克服了已有电路的不足,但也同时存在由于是单灯管电路供电,谐波分量重,振荡管的工作负担重,导致了它的严重发热,影响了它的寿命的情况。已有的双灯管电路也是在已有电路的基础上,简单地并联,如中国专利87216946和88211325号就是这样的情况,它们并没有提高电路的效率,反而使电路振荡管的负担加重,更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双灯管的电子镇流器,进一步提高电子镇流器的转换效率和稳定性,减少电路谐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已有电路的弊端的原因是因为灯管供电路不平衡造成的。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将单向输出改为对称双向输出,在两个振荡三极管组成的推挽电路中的集电极和发射极分配给均匀的负载,达到电路的内部平衡,这样电路的直流电的利用率和三极管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电路中采用了阻尼管,可使电路输出的梯形波形的上端变得平滑。在电路上实现这一思想,这就是要使灯管供电电路的一组,通过高频变压器的一次极L4输出,再串联电感L5至灯管B的灯丝的一极,阻尼管D3的正极同电感L5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3的负极并联接在灯丝的另一极上;在灯管的另一端上,电容C6串联在灯丝的一极与市电整流后的直流电源的负极上,阻尼管D4的正极同电容C6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4的负极联接在灯丝的另一极上;电容C7两端并联接在两阻尼管D3、D4的负极上。灯管供电电路的另一组,通过高频变压器的次极L3输出,再串联电感L51至灯管A的灯丝的一极,阻尼管D31的正极同电感L51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31的负极并联接在灯丝的另一极上;在灯管的另一端上,电容C61串联在灯丝的一极与市电整流后的直流电源的正极上,阻尼管D41的正极同电容C61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41的负极31并联在灯丝的另一极上;电容C71两端并联接在两阻尼管D31、D41的负极上。
为了保证电路是对称输出,其中所述的两组供电电路中的电子元件的参数应尽量对称相等,即灯管A与灯管B的功率相等,电感L3=电感L4,电感L5=电感L51,电容C6=电容C61,电容C7=电容C71,阻尼管D3、D4、D31、D41电参数也应对称相等。
说明书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下面参见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电路由D01-04、C1构成桥式整流滤波电路,图中的MY是压敏电阻,可防止电源的高电压冲击,保护电路安全;R4、R3、L1、L2构成触发电路;R1、C2、D1、D2构成启动电路;L01、L02、C01、C02构成高频滤波电路;T1、T2为振荡推挽管。
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在87212090、89213120.9中已有详细的阐述,这里不再重复。不面就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电路进行阐述:
本实用新型的灯管供电电路是对称输出电路,即是:
1.灯管供电电路的一组,通过高频变压器的次极L4输出,再串联电感L5至灯管B的灯丝的一极,阻尼管D3的正极同电感L5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3的负极并联接在灯丝的另一极上;在灯管的另一端上,电容C6串联在灯丝的一极与市电整流后的直流电源的负极上,阻尼管D4的正极同电容C6与灯丝的连线连接在一起,阻尼管D4的负极3联接在灯丝的另一极上:电容C7两端并联接在两阻尼管D3、D4的负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春远;孙明春,未经李春远;孙明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40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