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流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14202.5 | 申请日: | 1992-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615U | 公开(公告)日: | 1992-09-09 |
发明(设计)人: | 张治俊;周晓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周晓星 |
主分类号: | H02P3/22 | 分类号: | H02P3/22;H02P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张荣清 |
地址: | 63004***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流 异步电动机 制动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制动装置。
交流异步电动机常采用电气制动,如分别用电容发电制动和直流能耗制动。电容发电制动只限于小型电动机,当电动机容量大于7.5Kw以上或负载转动惯量大的情况下,存在制动效果差而达不到迅速制动。能耗制动通入电动机绕组的直流电流必须大于电动机本身额定电流的三倍以上,方能达到迅速制动,能耗制动电流大,容易导致电动机绕组过热烧毁。所以前者因制动效果差而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后者因制动电流大而不适用于频繁制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不足,研制了一种交流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器,它不仅能方便有效地控制容量大和负载惯性大的电动机迅速平稳制动,而且还适应频繁制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通过控制电路,把电容发电制动电路和直流能耗制动电路结合在一起,构成其主回路。
在主回路方面,当电机的转速较高,转动惯量较大时,将三个电容器△接或Y接后,通过接触器而接于三相电动机三相绕组端,采用电容发电制动,电动机工作于附图3的AB段。当转速较低时,断开发电制动电容器,而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任意两相绕组间接入直流电压,即采用直流能耗制动,电机工作于附图3的BC段。
在控制回路方面,异步电动机脱离电网瞬间,根据磁链守恒原理,电机端还存在一较高电压,利用该电压使接通发电制动电容器的接触器吸合,使电机发电。该电机发出的电压一方面在电机中形成电流产生制动力矩,另一方面维持接通发电制动电容器的接触器线圈吸合。当电动机发出的电压低于接触器线圈失放电压值时,接触器失放,断开发电制动电容器,紧接着由另一继电器接通直流电压,给异步电动机绕组送入直流,产生能耗制动力矩。控制异步电动机工作的接触器与控制制动的接触器、继电器三者间均采用互锁。制动全过程均为自动控制。
控制电路的结构,可分成下述五条支路。
第一条支路 控制发电制动电容器通断的接触器线圈两端并联一续流二极管和一条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串联的支路后,再与一整流二极管、控制电动机正反转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串联而构成第一条支路,该支路跨接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任意两相之间。
第二条支路 控制能耗制动直流电压通断的继电器的线圈两端并联一续流二极管和一条发光二极管与一个电阻串联的支路后,与控制发电制动电容器通断的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串联后,再与一储能电容器并联,该并联电路再与控制发电制动通断的接触器的常开辅助触头串联构成第二条支路。
第三条支路是由一只二极管的两端并联一电阻后构成。
第四条支路 是在交流电源端串联一熔断器后再并联一只电容的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以获得直流电压。
第四条支路的直流输出两端与第二条第三条支路并联后,再经过控制能耗制动直流电压通断的继电器的常开触头与第一支路并联。
第五条支路 控制发电制动电容器通断的接触器的常闭辅助接头与控制能耗制动直流电压通断的继电器的常闭辅助触头串联后,再与控制电动机停止的按钮串联,以达到互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能方便有效地控制容量大和负载惯性大的电动机迅速平稳制动,且还适应频繁制动,它适用于机床、轻工、化工、纺织等设备的电动机拖动控制电路中,作频繁迅速平稳制动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电容发电制动电气原理图。
图2是直流能耗制动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制动时的转速——时间特性曲线。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与电动机控制电路的互连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拆掉外壳俯视构造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外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周晓星,未经重庆大学;周晓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420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易拆装式球拍
- 下一篇:结构改良的自行车后叉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