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楔式自动调平双闸板闸阀无效
申请号: | 92214820.1 | 申请日: | 1992-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97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程;曾素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鹏程;曾素华 |
主分类号: | F16K3/12 | 分类号: | F16K3/12 |
代理公司: | 河南省专利代理中心 | 代理人: | 田正伟 |
地址: | 630031 四川省重***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调平双 闸板 闸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楔式自动调平双闸板闸阀。
众所周知,现有的楔式弹性单闸板闸阀,主要由阀体、阀盖、闸板、阀杆螺母、阀杆、填料压盖、手轮、螺栓、填料(油浸石棉盘根)组成,阀体为铸钢,阀体的两边各装有一个楔角为5°的阀座,闸板有一楔角,单边5°,阀的密封与否完全靠闸板受力后插入阀座密封面的吻合程度来决定。当关闭阀时,需扳动手轮旋转,以便通过阀杆螺母上的键将扭矩传给阀杆螺母,驱其随之转动,从而带动阀杆向下运动,连接在阀杆下部的闸板也随之向下运动,直到闸板与阀座吻合,即便如此,仍不能达到完全密封的目的,还须加大力气,扳动手轮,使闸板继续向下运动,迫使闸板产生一个微量变形,以补偿因加工所产生的角度误差,使闸板与阀座完全吻合,实现密封,进而达到切断介质的目的。实际上,当用到各种不同的工况条件下,由于温度,介质的清洁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有产品是很难达到密封而不泄漏的,尤其是在气体管道上使用时,就更为困难。此外,现有的楔式弹性单闸板闸阀,制造精度高,根据标准规定,闸板和阀座密封面的光洁度为,这就需要磨削、精细研磨、抛光等工序才能达到。由于该阀关闭时,是靠外压力来保证的,闸板插入阀座中,会在阀座表面产生很大的楔紧力,密封面间的相对摩擦,易于擦伤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从而产生泄漏,致使密封不良,使用寿命短。另外,使用过程中介质中的杂质也容易擦伤密封面,要把擦伤了的密封面修复到0.2,在现场以及用户很难办到,所以维修不便。现有的闸阀如果长期处于关闭状态,要重新开启时,则开启力矩比关闭时要大得多,因此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开关力矩小,密封可靠的楔式自动调平双闸板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这种楔式自动调平双闸板闸阀是在原楔式弹性单阀板闸阀基础上的改进,它包括手轮,阀盖螺母,阀杆,阀盖和阀体,其关键在于一个装在阀体内腔可随阀杆上下以实现阀的通断的凹、凸面闸板。
所述的凸面闸板的密封面为一斜面,另一面中部有的锥状凸起;凹面闸板的密封面为一斜面,另一面中部有凹坑,其口部为R。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凹、凸面闸板在阀杆的作用下可相对运动,自动调平,故可有效地消除闸板和阀座的密封面的楔角在制造过程中产生的角度误差,降低其加工的精度要求,使之制造方便,亦可有效地补偿密封面的磨损,提高其使用的耐用度,杜绝了漏油、漏气或窜油等现象,此外还具有开关灵活,所需启闭力矩小的特点。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情况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楔式自动调平双闸板闸阀由阀体5,装在其内腔的凹、凸面闸板6、7,通过法兰盘8和螺栓与阀体5相联接的阀盖4,一端由凹、凸面闸板夹住、另一端与阀杆螺母2相联接的阀杆3,通过键与阀杆螺母相联接的手轮1组成。阀座的密封面与凹、凸面闸板的楔角相吻合,一般以5°为宜,并在其密封面上堆焊有507焊条,经精细加工,使表面光洁度达到,闸板密封面的洛氏硬度一般较阀座密封面的硬度低5°为宜。只要顺时针旋转手轮,便可驱使阀杆向下,进而驱使凹、凸面闸板向下,并使其自动调平,从而达到可靠密封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只需选用不同材料,便可广泛用于输送各种气体、液体介质的管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鹏程;曾素华,未经李鹏程;曾素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4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轴类外圆表面滚压装置
- 下一篇:平移活动底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