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电源接插件无效
申请号: | 92215851.7 | 申请日: | 1992-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314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陈凤魁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凤魁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1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电源 插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电源接插件,适宜任何场所的用电户使用。
目前,社会上使用的各种电源接插件,绝大部分是插头接电脚全部外露,插座的插孔金属接触片离外壳顶盖距离很近,使用中,电源插头如果不插紧在插座内,插头接电脚往往有很大一段露在外面,很不安全,当插头不插在插座内时,插座内的插孔金属接触片离顶盖很近,尚若人手(尤其是小孩手)不小心,会有碰触电的危险,目前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安全插头座都是采用机械触点开关式的原理,即双方插紧触点开关通后才能供电,不插紧不供电,结构较复杂,触点开关有故障又会影响安全度,而且又要制订新的生产及使用标准,因此很难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使用时插头的接电脚不外露、插座的插孔金属片深藏于插座顶盖内的结构简单、生产方便,不违反国家生产及使用标准的安全电源接插件。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安全电源接插件由插头及插座组成。插头由绝缘的插头外壳及金属接电脚组成,插头外壳由壳体及与壳体连铸在一起的至少为两个的紧套在部分接电脚外的接电脚套组成,接电脚由紧套在壳体及接电脚套内的接电脚体及露在接电脚套外的接电脚支头组成,插座由绝缘的插座外壳、内顶盖、底盖及插孔金属接触件等组成,在插座外壳内底上有至少为两个的与插头接电脚数量相同、位置相符,尺寸同於插电脚支头的插孔金属接触件,插座外壳内卡有一个置有至少为两个的与插孔金属接插件数量相同、横向尺寸至少相同、位置对应并且不长於插头的接电脚套的插孔的内顶壳,置有底孔的底盖与插座外壳螺纹相连。使用时,只要将插头插入插座的插孔内,卡紧,插头的接电脚支头与插座的插孔金属接触件牢牢接触,形成通电状态,通电时插头接电脚没有外露部分,不用时,由于插孔金属接触件深埋于内顶盖的插孔内,人手不会有触碰电的危险。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详述如下:
图1:插头结构图。
图2:安全电源接插件使用状态图。
(1)插头外壳 (2)壳体 (3)接电脚套 (4)接电脚 (5)接电脚体
(6)接电脚支头 (7)插头接线螺丝 (8)插头电源线 (9)插座外壳
(10)内顶壳 (11)插孔 (12)底盖 (13)插座接线螺丝 (14)金属构件
(15)固定螺丝 (16)插孔金属接触件
本实用新型由插头及插座组成,插头由绝缘的插头外壳(1)及金属接电脚(4)等组成,插座由绝缘的插座外壳(9)、内顶盖(10)、底盖(12)及插孔金属接触件(16)、固定螺丝(15)、金属构件(14)、插座接线螺丝(13)等组成。插头外壳(1)由壳体(2)及与壳体(2)连铸在一起的至少为两个的紧套在部分接电脚(4)外的接电脚套(3)组成,接电脚(4)由紧套在壳体(2)及接电脚套(3)内的接电脚体(5)及露在接电脚套(3)外的接电脚支头(6)组成,接电脚支头(6)的外部尺寸最大与接电脚套(3)的外部尺寸相同,如果做图1所示的插头,则在接电脚体(5)的一端有一个接插头电源线(8)的插头接线螺丝(7)。插座外壳(9)的内底上有至少为两个的与插头接电脚(4)数量相同、位置相符、尺寸同於接电脚支头(6)的插孔金属接触件(16),插孔金属接触件(16)由一个固定螺丝(15)与插座外壳(9)的内底下的一个接有连接插座电源线的插座接线螺丝(13)的金属构件(14)相连,插座外壳(9)内卡有一个置有至少为两个的与插孔金属接触件(16)数量相同、横向尺寸至少相同、位置对应并且不长於接电脚套(3)的插孔(11)的内顶盖(10),置有底孔的底盖(12)与插座外壳(9)螺纹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接插件可做成与目前社会上使用的两脚、三脚及四脚的各种类型、各种形状的电源接插件相同的类型及形状,只要在原接插件的插头外壳上连铸几个接电脚外套及插座内插孔金属接触件深埋于内顶壳内即可,使用极其安全、生产方便,不违反国家对电源接插件生产使用标准的规定。适宜各种用电场所使用。
实施例:做一个如图1、2所示的二脚安全电源接插件,外壳均用绝缘塑料制成。电源线各通过接线螺丝与电源接插件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凤魁,未经陈凤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58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冲击波自动喷雾机械式控制装置
- 下一篇:塞钉拔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