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挂锁无效
申请号: | 92215999.8 | 申请日: | 1992-08-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870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23 |
发明(设计)人: | 蔡黄春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黄春美 |
主分类号: | E05B67/38 | 分类号: | E05B67/38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邬德涛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挂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是一种常用的挂锁。
挂锁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大到公共场所、仓库的大挂锁,小到手提包上的微型挂锁。常用挂锁主要包括锁体、锁头和锁杆,其锁杆一般暴露在外,锁头的锁芯体通过由锁体外侧打入的铆钉而固定在锁体上。故现有挂锁易被破坏,防盗安全性不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挂锁的结构,提供一种防盗安全性能好的挂锁。
上述目的是这样达到的:为使锁杆不暴露在外,本实用新型于锁体顶面之两锁杆孔旁分别设有呈形及形的保护块,且该保护块向上一直延伸至接近与锁杆等高,则从锁体顶面向上延伸的保护块就把锁杆遮挡住了,偷盗者就无法直接破坏锁杆;本实用新型对锁头结构及其固定方式作了明显改进,主要是在锁体底部设置有一由下往上嵌固的底板,底板上于一端凸延伸出一能伸配入锁体中锁杆之活动锁杆孔中的螺管,另一端边缘上设有嵌块,用螺钉从活动锁杆孔中旋合入螺管而把底板固定在锁体上;锁头之锁头体则通过一具有与锁孔形状相容之隔片固定在此底板上;为紧紧锁牢锁杆,特于锁头之锁芯顶部设置一块带有两个弧形缺口的转动块,该转动块通过其底面上的凹沟与锁芯顶面上凸起的带动块嵌接后定位连接在锁芯顶面上,转动块的两缺口中各配置一用以扣锁锁杆的钢珠。
为使锁头结构更牢固,还可于锁头体侧边延凸一固定块,相应地于锁体之锁头孔上亦凿设一供锁头体上固定块嵌固用的固定槽,则可使锁头体与锁体十分牢固地结合。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于锁体顶面所加置的保护块形成了对锁杆的全面性保护,尤其当本锁具于扣锁后,更令锁杆呈隐藏状;锁体底部的内固式底板,加强了对锁头的保护,使窃者无法从外侧破坏锁头,加之锁头体与锁体间的凹凸嵌固结合,更使窃者难以成功。故本实用新型具有较佳的防盗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由图1、图2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主要包括锁体1、锁杆2和锁头3。锁体1顶面之杆孔外围分别加置呈形及形之保护块11、12,且该两保护块11、12之高度略低于锁杆2之高度。保护块11、12可防止锁杆2可遭锯断之部分暴露于外。本实施例于锁体1之内部系以两钢珠13为主要扣锁部件,其扣锁动作主要由一转动块33为传动体,并于转动块33底面设有凹沟330,兹以供锁头3之锁芯31之带动块310所嵌接,并受锁芯31之转动(随钥匙转动)而呈开、闭锁状态;随之,在锁头3底部(亦即锁头体32底部)设置有一具有与锁孔形状相容的隔片34;最后,则以一具有螺管140及嵌块141之底板14由锁体1底面由下向上嵌固,并使螺管140凸伸于活动杆孔100中,再籍以一螺钉143由杆孔100处伸入,以螺固底板14,该底板14上开设有一特定之钥匙孔142。故该底板可加强防止锁头被撬开。
再由图1及图2见,关于锁头3之固定方式,可于锁头3的锁头体32侧边延凸一固定块320,相应地于锁体1内之锁头孔15上亦另凿设有固定槽150供锁头体32旁之固定块320嵌固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黄春美,未经蔡黄春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5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