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氧气顶吹转炉用多功能氧枪喷头无效
申请号: | 92216461.4 | 申请日: | 1992-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939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10 |
发明(设计)人: | 龙志伟;张全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设备研制厂 |
主分类号: | C21C5/32 | 分类号: | C21C5/32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田庆禄,张长保 |
地址: | 114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氧气 顶吹 转炉 多功能 喷头 | ||
本实用新型是转炉炼钢用吹氧设备。
公称容量6吨以下氧气顶吹转炉目前均使用单孔、3孔或3孔螺旋喷头。单孔喷头吹炼时喷溅严重,石灰不易渣化,炉渣碱度低,石灰消耗高,金属吹损大。普通3孔喷头和3孔螺旋喷头性能优于单孔喷头,上述情况有所改善,但由于流股小,衰减快,搅拌能力下降,不能满足大供氧强度的要求,尤其不能适应我国小转炉超装熔池深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研制一种既有足够搅拌能力,又能减少喷溅,加速石灰渣化,适合小转炉使用的氧枪喷头。
本实用新型吸收单孔喷头流股直径大,衰减慢,穿透能力大,搅拌能力强的优点,又借鉴侧吹转炉浅吹化渣快的经验,在喷头的端面上设一个主氧孔,在喷头侧壁30~60mm处开设一排付氧孔(3~5个),付氧孔断面积之和为喷氧孔总面积(主氧孔和付氧孔断面积之和)的15~30%,主氧孔断面积为喷氧孔总面积的70~85%,主氧孔形状一般为拉瓦尔型,出口马赫数为2左右,也可以做成直筒形或其他形状。付氧孔的形状为直筒形。付氧孔的角度为25~35°,角度太小一方面加工困难,另外起不到付氧孔作用,角度太大对炉衬有影响。喷头通常做成单氧道结构(主氧孔与付氧孔共用一个氧道),也可以做成双氧道结构(主氧孔与付氧孔各有各的氧道),喷头采用纯铜铸造。
本实用新型由于增设了付氧孔,氧气流与溶池的作用面积大,主氧孔只有一个,主氧流股直径大,速度高,功能大,穿透能力强,有足够的搅拌能力,用于熔池脱碳。付氧孔喷出的氧气由于流股小衰减快,只能作用到熔池表面及渣层,渣中FeO含量高,FeO与石灰中的CaO生成低熔点化合物,加速石灰渣化,因而可以在高供氧强度下也不发生喷溅。同时付氧孔喷出的氧气与炉气中的CO相遇,二次燃烧生成CO2并放出大量的热,有利于熔池加热,可以多加废钢,付氧孔喷出的氧气还有压渣作用,能减少喷溅。使用本实用新型与单孔和3孔(包括普通3孔和3孔螺旋喷头)喷头相比有以下优点:①石灰渣化速度快,可以提前2~3分钟。②可以大大减少金属喷溅和吹损,氧枪不易粘钢,烟罩也不易粘钢,从而减少转炉停吹时间,提高生产率。③转炉吹炼平稳,熔池升温快,可提高废钢比1%以上。④可以缩短炼钢时间1~3分钟,提高转炉生产能力。
附图为实施例的结构图,氧气自位于中心的氧道(3)进入喷头,大部分氧气自主氧孔(4)喷出,少部分由付氧孔(5)喷出。冷却水自进水通道(1)流入,自出水通道(2)流出喷头。主氧孔(4)的形状为拉瓦尔形,直径25mm,氧气出口流速为二倍音速。付氧孔(5)4个,均匀分布,与喷头中心线成30°角,付氧孔(5)的形状为直筒形,直径6mm,付氧孔(5)的出口距喷头端面30mm,整个喷头外径108mm用纯铜铸造。这种单氧道喷头结构简单,重量轻,可以采用原单孔喷头和3孔喷头的氧枪,易于实施,缺点是付氧流量不能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设备研制厂,未经冶金工业部鞍山热能研究院设备研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646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