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用保险椅无效
申请号: | 92217046.0 | 申请日: | 1992-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31U | 公开(公告)日: | 1992-12-16 |
发明(设计)人: | 熊世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世凡 |
主分类号: | B60N2/42 | 分类号: | B60N2/42;B60N2/54 |
代理公司: | 湖南省娄底地区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朱成实 |
地址: | 417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保险 | ||
一种汽车上供旅客乘坐的保险椅。
现有的各种客车上的坐椅仅能坐人。一旦发生翻车。起火等意外事故时。旅客毫无防范和自救能力。只好听天由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和制造一种客车上用的保险椅。做到发生意外事故时,能为旅客提供防范和自救手段。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保险椅的坐板为活动式。可在四个角钢组成的椅脚内上下移动。平时它支撑在四个活动撑杆上。发生意外时,它落到车底板上。坐板与车底板之间有减震弹簧。以减轻坐板落下时的震动。保险椅左、右扶手内分别有由保险板、齿条齿轮传动机构、钢丝绳滑轮传动机构。连动板、活动撑杆组成的左、右翻车保险装置。两装置又通过一组滑轮和钢丝绳实现互相联动。扶手的前方有保险杆。保险杆又分别与左、右各组钢丝绳滑轮传动机构、伞齿轮传动机构、连动板、活动撑杆组成往前翻车保险装置。椅背上有由手柄开关,装有河砂或灭火器的铁皮箱组成的火灾保险装置。
当汽车往左、右倾倒时,旅客身体的重力挤压在左扶手或右扶手上的保险板。保险板的位移通过齿杆与齿轮、滑轮与钢丝绳的传动。使四个活动撑杆缩入扶手内。从而放开坐板。旅客与坐板一起落到车底板上。这时,旅客坐在车底板上。双膝顶在保险杆上。身子靠在椅背下部。再加上发生紧急状态时手会自然而然地抓住保险杆。因此,任凭车子如何翻转。旅客的身体都会固定不动。免受损伤。
当汽车往前倾倒时,旅客抓住保险杆的手使保险杆发生旋转。该旋转位移通过滑轮与钢丝绳、伞齿轮的传动。使四个活动撑杆缩入扶手内。从而放开坐板。使旅客与坐板一起落到车底板上。和上述一样,旅客的身体会固定不动。免受损伤。
当车内发生火灾时。旅客可迅速拨下椅背上的手柄开关。打开铁皮箱用河砂或灭火器灭火。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确保旅客安全之特点。它能大大减少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伤害。既有经济效益。又有比较大的社会效益。其不足之处是椅子扶手需要占5~10厘米的位置。在座位总数不减少的条件下。使车内空间显得狭窄一些。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而提出的车用保险椅正面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2是车用保险椅左、右翻车保险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3是左、右翻车保险装置联动工作原理图。
图4是往前翻车保险装置工作原理图。
图5是车用保险椅侧面示意图。
图6是保险板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是连动板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包含有靠背(1)。左、右扶手(2)和(2A),其特征是活动坐板(3)支撑在四个以轴(4)为旋转支点的活动撑杆(5)上,左、右扶手(2)和(2A)内分别有与保险板(6)固接的齿条(7)。与齿条(7)相啮合的齿轮(8)的另一端为滑轮(9)。滑轮(9)上有钢丝绳(10)绕过滑轮(11)连接在连动板(12)的中央。连动板(12)两端分别有钢丝绳连接在两个相应的活动撑杆(5)上。固接滑轮(9)的转轴(25)的另一端固接有双槽滑轮(26)。套有滑轮(11)的转轴(29)的另一端套有双槽滑轮(27)、靠近车底板处有套在同一轴上的变向滑轮(28)和(30)。通过滑轮(26)、(27)、(28)、(30)上的钢丝绳绕向的改变。以实现左、右扶手(2)和(2A)内滑轮机构的联动。达到不管汽车向左翻还是向右翻。其结果都是使四个活动撑杆(5)分别缩回左、右扶手(2)和(2A)内。椅的前方有供手抓的保险杆(13)。其两端通过活动插销分别连接在左、右扶手(2)和(2A)的转轴(14)上。转轴(14)上固接有滑轮(15)。钢丝绳(16)套在滑轮(15)、(17)上。滑轮(17)的另一端为伞齿轮(18)。与伞齿轮(18)啮合的伞齿轮(19)的另一端为滑轮(20)。滑轮(20)上有钢丝绳与连动板(12)相连。靠背(1)内有铁皮箱(21)和能迅速打开铁皮箱(21)的手柄开关(22)。铁皮箱(21)内装有河砂或灭火器。
在本实施例中。齿条(7)上固接有滑套(23)。滑套(23)套在滑杆(24)上。另外,其活动坐板(3)可在用四根槽钢构成的椅脚内上下移动。活动坐板(3)与车底板之间有减震弹簧(31)。
一、左、右翻车保险装置工作原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世凡,未经熊世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70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燃气快速热水器
- 下一篇:油品凝固点分析仪用致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