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交通管理自动路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18726.6 | 申请日: | 1992-09-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9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9 |
发明(设计)人: | 吴建纲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建纲 |
主分类号: | E01F13/00 | 分类号: | E01F13/00 |
代理公司: | 江苏省专利服务中心 | 代理人: | 朱莉莉,高坤明 |
地址: | 21002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管理 自动 路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附属装置,特别是一种用于路口交通管理的自动路障装置。
目前,城市路口交通管理都是由信号灯指示或者人工指挥,在无人监督的路口,车辆和行人遵守交通规则的情况往往较差,甚至造成混乱和堵塞,在有人监督的路口,交通高峰时也难以进行有效管理,使得路口通行能力降低。
有一些固定设置的路障,禁止车辆和行人通过。在铁路与公路交会口使用的拦挡装置体积较大,固定设置在地面上,不适用于城市路口交通管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与路口信号灯同步的交通管理自动路障装置,迫使车辆行人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本实用新型基本设计思想是,与路口信号灯同步工作的电动机带动路障装置,该路障装置横置在路口路面下方,当信号灯的绿灯熄灭后,路障升上路面,阻挡车辆运行,当信号灯的红灯熄灭后,路障落至其上表面与路面平齐,让车辆正常过往。这样,路障装置就自动配合信号灯对路口交通进行有效管理,提高路口通行能力,减少堵塞及交通事故的发生。
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的组成包括外壳、机座、电动机、传动机构,传动机构由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机、传动轴、传动轮、上下连杆轮、连杆组成,电动机控制线路与路口信号灯电路连接,其特征是:(1)、具有路障组件,由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转轴、转轴支座、装在转轴上的拦挡柱组成,转轴横置路口且不高出路面,拦挡柱处于最低位置时其上表面与路面平齐,(2)、传动机构及其对应机座上装有触头和限位开关。
下面参照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成包括外壳17,机座12,电动机2,传动机构:具有自锁功能的减速机1、传动轴3、传动轮16、上、下连杆轮4、6、连杆5,装在传动轮上的触头14、装在对应机座上的限位开关13,路障组件:转轴9、转轴支座7、10、拦挡柱8。机座12有一部分延伸到路面11下方,转轴9横置路口且不高出路面11,置于转轴支座7、10上,转轴9一端与连杆轮6连接,拦挡柱8装在转轴上,可由转轴带动转动,拦挡柱的横截面可以是某种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弓形,考虑到要使拦挡柱在转动上升过程中及上升到最高位置后,与路面间隙最小,尽量保持路面的完整性,避免卡住车轮或弄伤行人,拦挡柱的横截面最好为圆心角不大于180°的扇形。如图1和图2所示,实施例拦挡柱8的横截面为圆心角呈直角的扇形,图中虚线示意拦挡柱上升到最高点时的位置,图2中9为转轴,12为机座,11为路面。拦挡柱横截面为圆心角呈直角的扇形,还可以节省路面下的机座空间。
考虑到当电网停电时,拦挡柱能迅速回到收降状态,防止路口被误拦,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特征是在传动轴3上装有与电网电连接的电磁离合器15。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由于电动机控制线路与路口信号灯电路连接,当绿色信号灯熄灭时,电动机2得电转动,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路障组件转动,直至拦挡柱8升出路面11一定高度,传动轮16上的触头14与机座12上的限位开关13接触,使电动机失电停止转动,拦挡柱被减速机1锁住保持升出状态,阻挡行人或车辆通行;当红色信号灯熄灭时,电动机得电反转,通过传动机构带动路障组件反向转动,直至触头再次与限位开关接触,使电动机失电停止转动,此时拦挡柱下降到上表面与路面平齐,回复原状,让行人和车辆通行。
万一电网停电时,拦挡柱不处在最低位置,此时电磁离合器15失电分离,拦挡柱不能被减速机锁住,就会因其自重转动下降,回复到最低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建纲,未经吴建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872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