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动砂轮机无效
申请号: | 92218850.5 | 申请日: | 199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045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28 |
发明(设计)人: | 宋延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蚌埠第三空气压缩机厂 |
主分类号: | B24B47/06 | 分类号: | B24B47/06 |
代理公司: | 蚌埠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陆淑贤 |
地址: | 233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动 砂轮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气动砂轮机的改进,尤其是小型气动砂轮机整体结构的改进。
工程中有许多场合工作现场没有电源或远离电源,这就给在这种条件下工作常需使用砂轮带来很大的不便,使用凿岩机在矿山中开采作业就是一例,凿岩机的钻头磨损非常快,需经常更换打磨。气动砂轮的动力为压缩空气,而目前各种小型空气压缩机的相继问世已使绝大多数上述工作现场配置小型空气压缩机成为可能,但目前的气动砂轮均为手持式结构,图6给出三种气动砂轮的大致结构(图6取自甘肃天水县天水风动工具厂的产品样本),显然,使用这种砂轮打磨钻头等是很不适宜的,另外,这类气动砂轮的转子是通过花键与砂轮轴联接而形成一根长轴,轴、键均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现有气动砂轮机的结构加以改进,使其能适用于打磨钻头或其它应精密打磨工件的需要,转子及轴的结构也加以改进,使之利于传递扭矩,易损件的数目减少。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砂轮1、轴承2、前体3、转子4、滑片5、气缸6、挡风套7、轴承8、气道9、后体10、进气口11等主要部件组成,转子4穿过气缸6,滑片5可在转子4槽内滑动并与气缸6内壁气密接触,转子4后端与一轴承8内圈配合、中段与轴承2内圈配合,后体10与轴承8外圈配合,挡风套7与前体3、后体10将气缸6包复构成整体,转子4是一根一体结构的短轴,砂轮1直接固定在转子4的前端,前体3的底部设置固定用的底脚12,后体10的底部设置固定用的底脚13,底脚12、13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内。底脚12、13分别为两只各有一个紧固件通孔的耳座。
在工作现场使用时,可将整机通过底脚12、13用紧固件固定在空气压缩机上或其它等效的工作台上,手持需磨的工件即可打磨,解决了在施工现场打磨难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转子4前端直接与砂轮1联接,省去了砂轮轴及其与转子联接的花键,易损件减少、可靠性增加,一体结构的转子4与转子加砂轮轴在长度上相比缩短近四分之一,轴的刚性提高,扭矩的传递效率增加。
图1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2是前体主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后体主视图;
图5是图4的B-B剖视图;
图6是现有气动砂轮机的样本图。
其中:1砂轮、2轴承、3前体、4转子、5滑片、6气缸、7挡风套、8轴承、9气道、10后体、11进气口、12底脚、13底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从工艺角度考虑将气缸4设计成缸体和前、后盖三部分,转子4的主要承力段设置双轴承2。参见图1、图4、图5,压缩空气从进气口11经气道9进入气缸6腔内,由受气压滑片5带动转子绕轴线旋转,同时,已作功的气体从气缸6低压区缸体的排气孔放出。参见图2、图4,前体3和后体10的底部设置耳座式底脚12、13。参见图1-5,本实施例的零部件选材、加工工艺及装配均采用通用的机械制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蚌埠第三空气压缩机厂,未经蚌埠第三空气压缩机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88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