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氧保鲜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19104.2 | 申请日: | 1992-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5533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6-09 |
发明(设计)人: | 汪正楚;汪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正楚 |
主分类号: | B65B55/12 | 分类号: | B65B55/12 |
代理公司: | 青岛海洋大学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崔清晨 |
地址: | 266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鲜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光氧气体使水果蔬菜保鲜的装置。
目前已有许多方法可以使水果蔬菜保鲜,例如高温煮沸法、低温冰冻法、高气压灭菌法、高压静电灭菌法以及化学防腐法等,这些方法虽然能达到防腐和贮存的目的,但都程度不同地改变了保鲜物原有的形态、色泽、口味、质地及营养成份,而对有些水果如荔枝、龙眼葡萄、弥猴桃等却无法实现较长时间地保存或长途运输。根据申请人近年来的实验结果,用光氧气流使水果蔬菜乃至荔枝、龙眼葡萄、弥猴桃等保鲜能取得很好的效果,但目前还没有实施此种技术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氧保鲜装置以满足用光氧气流使水果蔬菜保鲜的上述需求。
本实用新型由激光紫外线发生器、光氧包、闪急增浓腔、超净塔及附属设备组成,激光紫外线发生器外壳为圆柱形密封腔,它的左端为全反射镜,右端为光电透镜,该密封腔体内装有2支圆柱形放电管,光氧包为球形,在其对着透镜的位置上有透光孔,其 1/2 包体由筒状夹层真空连通套与激光紫外线发生器外壳密封连接,光氧包上下各有一根输气管,下输气管通向高压空气泵,上输气管连接闪急增浓腔,后者由多个构造相同彼此隔开的密封圆筒形腔体所组成,其内部各有一根高强度紫外光源体,各级闪急增浓腔之间由U形管依次连通,其末级经输气管连接到超净塔上,后者为陀螺体,上部为圆筒形,下部收缩变细,其上部装有喷散器,中部装有计量活门,下有输出口,后者接负压通道,它通过抽气管与负压形成器相连通,处理好的保鲜物在负压通道中包装。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容易制造,适于大批量加工,用它能使蔬菜水果长期保鲜,而不改变其原有的形态、口味、质地及营养成份,色泽与采摘时相近,并且不使用任何有害物质及防腐剂,保鲜费用也很低。
下面通过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激光紫外线发生器外壳(2)为圆柱形密封腔,它的左端为全反射镜(1),右端为光电透镜(A);该密封腔体内装有2支圆柱形放电管(3)和以氦氖为主的工作物质(4)。激光紫外线发生器能产生具有一定强度和波长的激光紫外线,它在全反射镜(1)作用下聚集成束,并通过透镜(A)射入光氧包(6)的透光孔(23)。光氧包(6)为球形, 1/2 包体由筒状夹层真空连通套(5)与激光紫外线发生器外壳(2)密封连接。光氧包(6)上、下各有一根输气管(7)、(24);下输气管(24)将高压空气泵(22)的压缩空气输至包体中回旋、加速,同时,在激光紫外线束激发下,产生出具有一定浓度的O3、O2-、OH等保鲜有效成份,它们在较强气压推动下,经输气管(7)向四级闪急增浓腔第一级(8)传导。四级闪急增浓腔(8)、(9)、(10)、(11)是四个构造相同又彼此隔离的高压密封圆筒形腔体,其内部各装有一根高强度紫外光源体,用以增强O3、O2-、OH等有效保鲜成份的浓度。四级闪急增浓腔由U形输气管(C)、(D)、(E)依次串通,其末级(11)经输气管(12)送入超净塔(F)。超净塔(F)由喷散器(13)、超净空间(14)、计量活门(15)和输出口(G)组成。超净塔为陀螺体,上部呈圆筒形,下部为圆台体,由上至下收缩变细。当增浓后的光氧气流(即保鲜有效成份)进入超净塔后,由喷散器(13)均匀喷散到超净空间(14)的待保鲜物(如水果、蔬菜等)上,并进行光氧超净处理,即杀灭细菌、病毒、虫卵和消除尘埃等。经处理的保鲜物,由超净空间计量活门(15)称重后落入负压通道(16);计量活门即自动闭合。而负压通道(16)通过抽气管(21)与负压形成器(20)相连,后者的内部装有能吸收残余光氧流的物质,具有防止污染环境和减压作用。处理好的保鲜物在负压通道(16)中进行包装,并由包装机(17)的上压板(18)和下压板(19)将包装袋封口,然后由传送带(25)将已封好的保鲜物(26)送到适当的地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正楚,未经汪正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9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