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锁无效
申请号: | 92219685.0 | 申请日: | 1992-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4469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本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金本 |
主分类号: | E05B71/00 | 分类号: | E05B71/00;E05B4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行车锁。
91211207.7号专利给出了一种导向锁紧式自行车锁,该锁是在自行车前叉的肩上装有一锁合销,锁合销呈T形;在自行车上梁前端和前斜梁顶端之间装有锁合机构,锁合机构装在内锁壳和下连接箱中,内锁壳套装在外锁壳内,外锁壳通过上连接件和下连接箱分别与自行车上梁和前斜梁紧固在一起;下连接箱的底面上有与锁合销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开口槽,在弧形开口槽的一边装有带有二个爪的制子,在非锁合状态下,制子的一个爪位于弧形开口槽上,另一个爪支撑一制动杆;制动杆的顶端进入锁壳内并带有一个槽口,锁合机构中的锁芯与一偏心轮相接,偏心轮位于一摆架的U形槽中,摆架的外沿有一销柱插入制动杆顶端的槽口中;这样,钥匙转动,通过锁芯和偏心轮及摆架,可实现制动杆上、下移动;当锁车时,转动车前叉,锁合销进入下连接箱底面弧形开口槽内,并推动制子位于槽口上的爪,使制子转动,制子的另一个爪就脱离制动杆将锁合销的退路封死,这时转动车钥匙将制动杆落下给制子定位,使车前叉与车架锁合在一起。开锁时,车钥匙转回180度,将制动杆提起,制子在安装其上的扭簧作用下复位,锁合销就可退出弧形开口槽中。这种车锁,外锁壳只有一个可装卸的面,其装卸面的顶边由外锁壳上的翻边扣住,底部通过锁头和安装在内锁壳内并由锁芯控制其旋转的螺钉,以及安装在外锁壳内与螺钉配合的螺母,将装卸面与外锁壳紧固在一起。该车锁还装有报警装置,它是由安装在锁壳内的报警电路和向报警电路输送电信号的传感器及电池所组成。其中传感器是采用91211208.5实用新型专利给出的传感器,报警电路包括有逻辑电路和发声电路及逻辑电路的输入端有计时电路。传感器的工作由安装在摆架上的制动钩来控制。这种车锁,虽然防护性能强,不法分子用撬起,搬运手段难于盗车,但该车锁通用性差,如不同规格和型号的自行车,其上梁与前斜梁顶端的距离是不同的,有的车根本就没有上梁,因此,使该车锁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而且这种车锁,体积大,结构复杂,安装麻烦,成本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车锁的缺陷,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防护性能强,通用性好的导向锁紧式自行车锁。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其目的:在自行车前叉上仍装有锁合销37,但其锁合机构和安装位置与背景技术不同,外锁壳1是通过弧形锁卡35将它紧固在自行车前斜梁的顶部,且弧形锁卡35一端带有折钩与外锁壳1上的眼呈钩眼配合,另一端通过螺孔与从外锁壳1内反上的螺钉36紧固配合;锁合机构装置在内锁壳2中,内锁壳2从外锁壳1的开口端插入并通过内、外锁壳底面上的螺钉15将二者紧固在一起;内、外锁壳的底面上有与自行车前叉上的锁合销运动轨迹相同的弧形开口槽22;在内锁壳2中有支架4和骨架5,锁头19装置在内锁壳2和骨架5下部的圆孔中,其锁芯19’透过支架4下部的圆孔后装有拨轮17,拨轮17上带有压板16;支架4的右下端有销轴12,销轴12上装有挡板14和扭簧20,挡板14位于弧形开口槽22之上方,扭簧20给它施加向上的扭力,使挡板14始终与拨轮17上的压板16触合。锁车时,转动车把,让锁合销37进入弧形开口槽22内,转动车钥匙180°,拨轮17随其转动,压板16将挡板14压下,将锁合销37的退路挡死,这时紧固内外锁壳的螺钉15隐藏于锁壳底面下,加上锁合销37进入弧形开口槽22内后将内外锁壳锁合,使内外锁壳用撬起的手段无法将其分开。开锁时,车钥匙转回180°,挡板14在扭簧20的作用下抬起,这时,锁合销37就可退出弧形开口槽22,使车叉(导向机构)与车架分离。
本车锁中也可装有报警电路装置和向报警电路输送电信号的传感器;其中,传感器安装在骨架5和支架4之间,电池安装在内锁壳2中的上部电池盒10内,报警电路和发生元件安装在骨架5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金本,未经陈金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96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