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除尘器放灰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19706.7 | 申请日: | 1992-08-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078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8-25 |
发明(设计)人: | 单既鹏;方夕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高密热电厂 |
主分类号: | B04C5/14 | 分类号: | B04C5/14 |
代理公司: | 潍坊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杜希现 |
地址: | 26150***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除尘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从灰槽清除灰的设备,适用于各种锅炉的旋风除尘器放灰系统。
现有的旋风除尘器放灰装置,由壳体、内部隔板、插板、电机、除尘绞龙、自来水联管及阀门等组成。当除尘器从锅炉烟气中除下的积灰在隔板上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就将隔板上的插板抽出,同时开动除尘绞龙,打开自来水阀门,这时放出的灰与自来水在除尘绞龙中充分混合而放出湿灰,除尘器的灰放净后,再将隔板插好,关闭放水阀,停止除灰绞龙工作。该放灰装置缺点有三:一是采用了插板式,需经常插入拔出,不仅容易变形,造成漏风,而且除尘器的故障多,严重影响锅炉的安全运行,大大增加了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二是需要配用1.5千瓦的电机带动除尘绞龙,消耗电力;三是自来水与灰尘在绞龙中充分混合后再放出湿灰,若不能及时关掉水门,会造成水的浪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化操作的自动放灰装置,且能节水、节电,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
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在壳体内安装有一隔板,在隔板上开有一放灰孔,在该放灰孔内从下方插装有孔塞,孔塞的下端用活动联杆与杠杆的一端连接,杠杆的另一端挂有法码,杠杆支点固定在壳体上,在杠杆位于杠杆支点与法码之间的一段上加装有变重轮盘,在变重轮盘上设有连杆,连杆与水阀门相连,在壳体的下端部安装有放灰漏斗,放灰漏斗内装有喷嘴,喷嘴上布有向下倾斜的喷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利用了力学中的杠杆原理,使除尘装置自动化,解决了以往用隔板插入的弊端,使整个系统无需操作,节省人力;二是省去了除尘绞龙系统,故无需配备电力,按正常运行算每小时可节约电1.5度,使成本降低;三是由于整个放灰除灰系统的自动化,水门会根据需要自动打开或关闭,节约了用水。特别适用于在各种锅炉的旋风除尘器放灰系统。
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变重轮盘的主视图;
图3是喷水管的俯视图;
图4是喷孔在喷水管上的分布图。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1)内部固定安装有一隔板(12),隔板(12)中间有一圆形放灰孔,放灰孔四周的隔板(12)上固定有环形的斜围带(13),斜围带(13)选用钢板制作,以避免在四周积灰,放灰孔内从下方插装有一个空心铸铁制作的园锥形孔塞(1),孔塞(1)的下端用活动联杆(2)与杠杆(4)的一端连接,杠杆(4)穿过放灰装置的壳体(11)及变重轮盘(3)的月牙形孔(15),在它的另一端挂有一法码(5),杠杆支点(18)固定在外壳(11)上,变重轮盘(3)上固定一偏心块(14),偏心块(14)最好为轮盘的1/4,变重轮盘(3)固定在焊接在壳体(11)上的支架(17)端部的轴上,可以自由转动,变重轮盘(3)下部用一活动连杆(6)与水门的手柄(7)连接,在壳体(11)的下端部安装放灰漏斗(8),放漏斗(8)内装有两组喷嘴(9),喷嘴(9)在两个直管段上,每个直管段有两排喷孔(19),方向沿水平方向下倾30°-40°角,该喷管固定在放灰漏斗(8)的壳体上。
当放灰装置的上部积灰逐渐增多时,使孔塞(1)和灰的重量在杠杆上所产生的力矩大于法码(5)和变重轮盘(3)所产生的力矩时,杠杆(4)的平衡受到破坏,孔塞(1)下移,变重轮盘的偏心块(14)逐渐移到轴线另一侧,变重轮盘(3)对杠杆(4)所产生的力矩越来越小,使杠杆两端的力矩之差变的更大,导致孔塞(1)更快下落,打开放灰孔,同时变重轮盘旋转带动水门(16)的手柄(7),打开水门。由于杠杆只能在变重轮盘(3)的月牙孔(15)内移动,所以杠杆(4)移动到一定位置就由变重轮盘(3)固定住。放出的灰在下灰漏斗(8)内被喷嘴(9)中的喷孔(19)喷出的水淋湿,后进入灰仓。
当灰放出后,法码(5)作用在杠杆上(4)的力矩大于孔塞端的力矩,使孔塞(1)上移,随着变重轮盘(3)的回轮,杠杆两端力矩差更大,使孔塞(1)很快堵死放灰孔,同时通过联杆(6)的作用关闭水门,整套装置可自动工作,节省了人力、物力,改善了劳动环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高密热电厂,未经山东省高密热电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197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