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异步绕线感应电机调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0025.4 | 申请日: | 199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25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发明(设计)人: | 熊国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国才 |
主分类号: | H02P7/625 | 分类号: | H02P7/62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63005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异步 感应 电机 调速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采用双向可控硅控制异步绕线感应电机转子电压的调速装置。
目前异步感应电机调速有定子调压调速,变频调速,变频变流的电流源逆变器调速等方案。对异步绕线感应电机除可采用上述调速方案外,还可采用转子回路中进行调速的方案,如串级调速,串级反馈转差功率,转子斩波器调速等。但这些调速方案均存在着主回路元件多,成本高,必须有单独的触发控制回路,控制、调试、维修技术较复杂等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主回路中采用双向可控硅控制转子电压的电路简单,成本低、调试维修简单的异步绕线感应电机调速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将转子的电压频率特性与双向可控硅配合,实现控制转子电压和调速,本实用新型在电路结构上包括与电机转子三相引线的相线间联接的主控回路,触发回路和可控硅保护回路;其中主控回路由双向可控硅两端分别串联一电阻后与电相转子三相引线相间连接构成;触发回路中的一双向二极管的一端与双向可控硅的控制端连接,另一端用于调节触发电压的可变电阻连接;可控硅保护电路并联在可控硅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结构可通过附图及应用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附图2为用于起重机的电机调速电路示意图;
附图3为图2的调速特性曲线。
参见图1:图中电机转子三向引出线每两相联接一主控回路,分别由的RA、RB、T1和RB、RC、T2组成,触发电路 分别由相同电阻R1、R2、W1,电容C1、C2,双向可控硅2CTS1和R4、R5、W2,C4、C5、2CTS2组成,其中R1、C1、和W1、C2分别与T1并联,R2两端分别接在R1和C1,W1和C2的交点上,2CTS1的一端接T1的控制端,另一端接W1与C2的接点。可控硅保护回路分别由R3、C3和R6和C6串联后,分别与T1、T2并联构成,快速熔断器RD1、RD2分别在两控回路中,与R3、C3、R6、C6一起起过流过压保护作用。调整W1、W2可改变双向可控硅导通电压。本装置与主令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配合,根据电机的功率大小,可做成控制柜或控制屏的形式。
参见图2、3,这是一个用于起重机等的电机无级调速的实施例。图中转子三相的任意两相间接入双向可控硅T,及如前所示的触发保护回路,并在转子上接入适当阻值的电阻R,与型号为KT10或KT14凸轮控制器配合,其调速特性如图3所述,当凸轮控制从零位转到一挡时,可控硅调速系统接入,与转子三相串接的电阻R均接入转子回路,此时若电机负载转矩M小于图3a点对应的转矩时,电机转速于转矩由虚线A′确定,此时双向可控硅关断,转子一相开路,虚线A′的特性(斜率)由其它两相接入的电阻确定。当负载转矩M大于a点对应的转矩时,可控硅导通,此时,转矩M与转速的关系特征为曲线A,当负载转矩大于图3中b点时,转矩与转速的关系由特性曲线B确定。当凸轮控制器处于二挡位置时,二挡触点KT-2闭合,短接了双向可控硅调速部分,调速控制切除,曲线B确定转矩于转速关系。当凸轮控制器分别处于三挡、四挡、五挡时,分别使KT-3、KT-4、KT-5闭合逐挡切除电阻,特性曲线分别为C、D、E。在本实施例中,二、三、四挡均为过渡挡,一挡是低速挡,五挡是高速挡。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绕线电机获得成本低,维修、调试简单的调速方案,调速比可达1:5,与主令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配合,可实现绕线电机的有级或无级调速,具有恒转矩调速性。特别适用于起重机、塔机类空载时设备具有自重负载的运行机构的产品的运行机构控制,可使机构从空载到额定负载时获得低速、高速运行速度,并改善机构的起动、制动冲击性。降低起动、切换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国才,未经熊国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0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烧损线夹
- 下一篇:一种用于割炬的内燃式焊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