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横向气流式抽油烟机无效
申请号: | 92220535.3 | 申请日: | 199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42941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9-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捷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技大学专利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黄幼陵 |
地址: | 61005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 气流 抽油烟机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房净化设备,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现有的抽油烟机虽然牌号众多,但结构原理、工作方式均为竖向气流式,其抽油烟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安装时位于锅的正上方,竖直地把油烟抽入。这种结构的抽油烟机安装时要求抽油烟风口距锅面65厘米左右,因而导致油烟在从锅面至55厘米的高度是缓缓飘升的,只有在最后10厘米左右时才以较快的速度进入抽油烟风口。由于油烟在厨房中有滞留时间,随着烹调者的呼吸、走动和炒菜时手臂的挥动就飘散开,造成抽烟不净,使烹调者遭受烟熏火烤;由于抽油烟风口距锅面距离较大,因此所配风机的功率较大,耗电多。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横向气流式抽油烟机,它使气流从烹调者的背后包抄向前横向流动将油烟带进抽油烟机,既可提高油烟的净化率,又可降低耗电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针对现有抽油烟机效果不理想的原理和结构缺陷进行改进,将抽油烟风口设置在壳体的前侧面下部,因此在安装时可减小锅面至抽油烟风口的距离,在使用时形成气流从烹调者的背后包抄向前横向流动将油烟带进抽油烟机风口。
为了使抽油烟机排出的废气含油量极微,本实用新型在主机中还设置有油烟净化装置,该装置安装在壳体内,且位于风机的下方。当油烟通过该装置时,油污被吸附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摔到壳体的内壁汇流至集油杯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种内部结构示意图,主机中设置有油烟净化装置;
图4是图2所示的抽油烟机的电气装置原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抽油烟机的电气装置原理图;
图6是增设有监控报警装置的抽油烟机的电气装置原理图;
图7是复合静电场发生器的一种电原理图;
图8是监控报警装置的电路方框图;
图9是监控报警装置的一种电原理图。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4所示,抽油烟机由主机和烟罩(3)组成,主机包括壳体(2)、壳体内安装的风机(7)、壳体顶部设置的出烟口(1)、壳体底部设置的集油杯(8)、壳体前侧面下部设置的抽油烟风口(5)及指示、控制风机工作和照明用的电气装置。风机选用低噪音离心式风机。
白天使用时,操作开关K2即可;晚上使用时,为了启动照明灯(12),还应操作开关K3。
实施例2:
如图1、图3、图4所示,抽油烟机由主机和烟罩(3)组成。主机包括壳体(2)、壳体内安装的风机(7)、壳体顶部设置的出烟口(1)、壳体底部设置的集油杯(8)、壳体前侧面下部设置的抽油烟风口(5)、抽油烟风口处设置有分流器(6)、壳体内风机下方安装的油烟净化装置及上述相应构件的电气装置。
油烟净化装置由栅网(10)、旋翼(9)和复合静电场发生器(13)组成,栅网(10)安装在旋翼(9)之下,复合静电场发生器在栅网处产生固定静电场B,在旋翼旋转平面所涉及的空间产生旋转静电场A。
复合静电场发生器由倍压电路构成,如图7所示。
主机的壳体(2)和烟罩(3)分别为两个构件,烟罩的中部有一缺口,组装时水平地卡接在壳体(2)上。风机(7)选用低噪音离心式风机。
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按下开关K2,风机工作指示灯(11)亮,复合静电场发生器(13)工作,同时风机(7)开始运转,油烟被高速抽入主机内,在必经的栅网处油污被静电场B带上静电,然后被处在A静电场中的旋翼所吸附;由于旋翼在气流 的作用下产生旋转运动,因此附在旋翼上的油污被抛至主机壳体的内壁汇流至集油杯中,而残存的油烟被风机扇叶第二次“脱排”。晚上工作需按下开关K3、启动照明灯(12)。欲使整机停止工作只需按下开关K1即可(K1为非锁定自动复位开关)。
实施例3:
如图1、图3、图6所示,抽油烟机由主机和烟罩(3)组成,主机的结构同实施例2;烟罩为一中部有缺口的板状盒体,它与主机的组装方式同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捷,未经李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