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交换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0678.3 | 申请日: | 1992-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245755Y | 公开(公告)日: | 1997-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世立;巩婉峰;张爱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8D1/02 | 分类号: | F28D1/02 |
代理公司: | 冶金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匡龙翔 |
地址: | 630013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交换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气与液或气与气或液与液)冷却(加热)的热交换器。
目前,在流体冷却与加热方面广泛采用着椭圆管矩形翅片表面式热交换器。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管内易结垢和粘附污物,清洗起来比较麻烦,劳动强度大;而且椭圆管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以满足一些地下水资源紧张的地区需要。另外,椭圆管与矩形翅片间在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易松动,从而影响设备的换热性能,降低了热交换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既能提高椭圆管内外表面的换热系数,又能减缓或防止结垢的高效椭圆管束组成的流体冷却(加热)热交换器。
本实用新型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在椭圆管束的每个椭圆管内加设一用铝合金型材(或其它不锈材料)卷绕的螺旋内肋片、肋片的特点是纵方向为螺旋绕簧式,螺旋形外部尺寸与椭圆管内部尺寸一致,高度与椭圆管长度一致。这样,在冷(热)媒通过椭圆管内时,由于受螺旋内肋片的导向作用,冷(热)媒沿螺旋方向作旋转流动,与此同时,螺旋肋片还对冷(热)媒产生径向周期拢动,从而有利于减薄流体边界层,增强由管内表面至冷(热)媒的热量传递,因此提高了换热系数。同时也可以减缓或防止内表面结垢。另外,螺旋内肋片一端设置有把手,把手挂在椭圆管顶部管壁开设的凹槽处,在打开热交换器上水箱盖时,可以随时把螺旋内肋片抽出或上下抽推,可把管内水垢等污物清除掉,保证椭圆管内壁的清洁,减少管内污垢热阻,保证换热效果。
在椭圆管束的每个椭圆管外表面,每隔一定的间距设置一冲压成形的波纹矩形翅片,波纹矩形翅片与椭圆管经胀管、热镀锌等工艺措施后,接触紧密,不易松动。波纹矩形翅片一方面增加了单位管长的散热面积,另一方面,在流体通过时,使流体紊流掺混作用加强,流体边界层减薄,换热强度增大,表面换热系数比普通矩形翅片增加20~35%,因此,提高了换热量。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相同的条件下可节省50~60%的换热面积,节省设备投资25%左右。
2、本实用型可以防止或减缓管内结垢,易于清除管内污物,简化了维护检修工作。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2的件号7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2的件号8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在附图中,件号1为冷(热)媒进口管,件号2为冷(热)媒出口管,件号3为上水箱盖,件号4为连接法兰,件号5为下水箱体,件号6为椭圆管,件号7为波纹矩形翅片,件号8为螺旋肋片。冷(热)媒由进口管进入上水箱体3,然后均匀地进入椭圆管束6中,由于椭圆管6内的螺旋肋片8的作用,使冷(热)媒在通过管内时,产生周期扰动,紊流掺混作用加强,冷(热)媒作旋转流动,这样既加强了管内换热强度,又可减缓或防止结垢。在设备运行一定时间后,打开上水箱盖3,可上下抽推螺旋肋片8,使管内壁上的污物清除掉。流体在椭圆管束6外流动,在通过波纹矩形翅片7时,流体受波纹的作用,紊流效果增强,流体边界层减薄,换热效果加强。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结构件的最佳尺寸为:椭圆管6长短轴之比为2.5~3.5,长度为300~3000mm,螺旋肋片8高度与椭圆管6长度一致,螺距为20~150mm;波纹矩形翅片7,其长宽比为2.0~4.0,波纹高度为5~4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未经冶金工业部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06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