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呼拉圈无效
申请号: | 92221023.3 | 申请日: | 1992-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49932Y | 公开(公告)日: | 1993-12-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克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克昌 |
主分类号: | A63B19/00 | 分类号: | A63B19/00 |
代理公司: | 三友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颖虹 |
地址: | 台湾省台北县板***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呼拉圈 | ||
1、一种呼拉圈,它是由圆形圈环组成,其特征在于圆形圈环是由不透明段1、2、3、4和透明段5、6、7、8组成的;不透明段与透明段长度相同,均为复数;在透明段内有电路板17,不透明段上有电池盖11,在电池盖两侧有螺丝12、13;不透明段与透明段的前后两端分别设有卡榫9和榫孔10,在各段相互套合时卡榫上的凸点91恰于榫孔处,紧密配合;该凸点系设置在一弹片19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呼拉圈,其特征在于不透明段是由呈半圆弧状的外壳14和两段半圆弧状的内壳15、16,电池盖11所组成,外壳14的前、后两端有固定柱141、142,在固定柱141、142间设电池弹片之固定片143、144,并在固定柱的一侧外壳上有出声孔145;在内壳的前端有榫孔10,而相对于该外壳所设的固定柱处有螺丝孔151、161;在内壳后端有凹槽152,而在另一内壳的尾端设有卡榫9,并相对于该外壳所设的固定柱处有螺丝孔,并于该内壳的内侧有套筒163;电池盖11前端有卡合片111,其可卡合在内壳后所设的凹槽152内;在电池盖的尾端有一压合片112,该压合片有弹力,压合在内壳的一侧;在外壳与内壳间设有电路装置,电路装置是由电路板17、IC18、弹片19、钢珠20、蜂鸣器21构成;并该电路板17相对外壳所设的固定柱与该内壳所设的螺丝孔处有圆孔22;在电路板17上设有电线25、26、27、28、29、30,它们分别连接电池弹片23与24,该电池弹片分别代表电池的正、负极,并分别固定在外壳所设的固定片143、144上;在电路板一侧有电线,分别连接有LED,利用螺丝12、13将外壳、电路板与内壳锁固;钢珠20置于套筒163内,并位于弹片19处,蜂鸣器设在外壳上的出声孔145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克昌,未经吕克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102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热丝元件组块
- 下一篇:磁控无触点连续脉冲电子点火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