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龙头换修自动止水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1219.8 | 申请日: | 1992-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4566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5-26 |
发明(设计)人: | 何耿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耿坤 |
主分类号: | F16K43/00 | 分类号: | F16K4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雪珍 |
地址: | 中国***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龙头 自动 止水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具体地说是一种设置在水龙头进水口前,当水龙头拆下换修时会自动切断水流的止水装置。
水系人类生存要件之一,水龙头在现代生活中更是不可缺少之设备,在需要用自来水的地方都可见到它的存在。利用水龙头控制给水量的大小是一件方便简单的事,也正因为它随处可见,人人会用,故在使用频率极高的情况下,在重复地旋紧与放松间对水环造成磨损,长久下来便造成水龙头漏水或无法旋紧,形成水源的浪费且增加费用支出。
由于传统水龙头系直接栓接于水管上,当要换修水龙头时需先对管路止水,以免造成换修时之不便和造成水源浪费。然目前一般水龙头前都无止水阀装置,往往需由自来水水表处止水,如此一来整个家庭或单位都无法用水,造成极大之不便,或有水塔设备者,亦需将整线管路予以止水,同样会带来不便;纵然于水龙头之管线上方置有止水阀者,亦需先将其关闭。由此可见,传统的水龙头装置方式不但在换修时需由可供止水处对该管路止水,使换修者疲于奔命外,当水龙头完全拆除后,止水处至水龙头间之水亦会流溢浪费,其所带来之困扰与不便,实令人深以为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龙头换修自动止水装置,把本装置栓设于水管与水龙头之间,使在换修水龙头时能以其自动止水,避免因一个水龙头在换修而造成其它水龙头“一断百断”的局面。
上述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在水龙头的进水端管口上栓固由一止 水阀体、一止水阀杆、一强力弹簧及一铜套构成的自动止水装置。在本设计中,止水阀体之一端系呈制有内螺纹承接槽,另一端为内缘具斜面贯穿孔的外径螺纹承接头。这样的止水阀体,可依其内螺纹端与水龙头的进水端相管接,依外径螺纹端与水管道的管接头相管接。本设计中的止水阀杆,其一端为阀塞止水端、另一端为具有螺纹的栓锁端;铜套为一镂空盖体,并于圆心处具有一供止水阀杆之栓锁端穿置的栓孔,同时将该铜套两侧上半部纵向削切成两出水孔。把上述四个主要另件依次作如下装配:把止水阀杆以其栓锁端从止水阀体的内缘具斜面的贯穿孔穿入,同时在此穿入的止水阀杆上套入强力弹簧和铜套,并使止水阀杆的栓锁端穿置入铜套的栓孔中,继而用螺帽将止水阀杆锁紧在铜套上。如此装配成的自动止水装置,一端管接在自来水管道上,另一端与水龙头相管接。
以下结合附图所示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具体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在管道上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在管道上并拆去水龙头后的状态示意图。
请参阅图1。由图1见,本实施例主要系由一止水阀体10、一止水阀杆20、一铜套30及一强力弹簧40构成,其中,止水阀体10之一端系呈内径螺纹之承接槽11,而另一端为内缘具斜面贯穿孔(图中未画出)之外径螺纹承接头13;止水阀杆20一端为阀塞止水端23,在本实施例中设计成由两片环形铜片21中间夹置一环形橡胶垫圈22所构成,而另一端为具螺纹之栓锁端24;铜套30系一镂空盖体,并于圆心处具一栓孔31,同时将铜套30之两侧上半部纵向削切成两出水孔32。将上述止水阀杆20由斜面贯穿孔贯穿止水阀体10后,再套上强力弹簧40并以螺帽41将止水阀杆20之栓锁端24栓锁于铜套30之栓孔31上,则完成本装置的整体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状态由图2、图3所示。由图2见当在装置时,水龙头42锁固于承接槽11时的压力压迫铜套30,并压缩强力弹簧40及带动止水阀杆20之止水端23离开贯穿孔12,使水流经由贯穿孔12及铜套30之出水孔32充满装置内;当水龙头42打开时,装置内的水便可流出供使用。由图3见,当水龙头42因漏水或故障而换修时,在旋松水龙头的过程中,籍强力弹簧40之弹力将铜套30往上顶并带动止水阀杆20向上,当水龙头42完全取下时,止水阀杆20之止水端23便紧密结合在斜面贯穿孔12上而将管线之水路完全阻塞,达到自动止水的目的。
由上可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本装置装在管路中后,当装上水龙头时,水龙头把止水阀杆打开,而当拆去水龙头时,强力弹簧则把止水阀杆拉紧,使其阀塞止水端密合在止水阀体的通水贯穿孔的斜面上,达到自动止水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自动止水效果好,方便了水龙头的换修,具有较佳的实用价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耿坤,未经何耿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12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流控制膜片调流式先导阀门
- 下一篇:黄油枪过滤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