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处理井下事故的多功能打捞器无效
申请号: | 92221753.X | 申请日: | 1992-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18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杜茂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茂森 |
主分类号: | E21B31/00 | 分类号: | E21B3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尹光成 |
地址: | 611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井下 事故 多功能 打捞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油、水、气井井下落物事故,而进行打捞的工具。
现有油、气、水井井下落物的打捞工具,有反循环打捞篮、反循环强磁打捞器等。由于它们上部的出水眼是与井壁环形空间直接相通,使钻井液无法克服摩擦阻力到达井底,大部分钻井液通过井壁环形空间又返回井口。因此现有的打捞器下井后。不能真正地起到反循环的作用,结果打捞效果很差。而且现有的打捞器功能单一,打捞不同的井下落物,需用不同的打捞器,同时对井下不同的软、硬地层都用同样的铣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能真正起到反循环作用,打捞效果好。又可根据不同井下落物,组成不同类型的多功能打捞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该多功能打捞器在整体结构上,是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上部是由钻杆接头、阀球、阀座、反循环接头内管、水眼、O型密封圈和下接头组成的反循环总成,而中部是由下壳体、调节垫和各类不同的打捞器具组成的主体。其主要特征是在反循环总成的下接头上新增设了收缩式胶碗。另外下部铣鞋可根据地层的软硬,选配齿状或研磨型铣鞋。
本实用新型的打捞器具,可根据井下落物的不同,组装上打捞篮,构成高效打捞篮,或者通过调节内管在下壳体内依次组装上打捞杯和强磁打捞器分别构成高效打捞杯和高效强磁打捞器。另外为了打捞细长杆状的井下落物。可首先在下壳体与反循环总成的下接头之间增加上壳体,并且通过调节内管在下壳体内依次组装钢丝打捞器和卡板打捞器。而在上壳体内组装上两个卡板打捞器构成打捞筒,也可以在下壳体内依次组装上打捞篮、打捞杯、强磁打捞器。而在上壳体内也组装上两个卡板打捞器,构成多功能打捞器。
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打捞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效强磁打捞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板钢丝打捞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打捞器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该打捞器的上部是反循环总成,它是由钻杆接头(1)、阀球(2)、阀座(3)、反循环接头内管(4)、水眼(17)、O型密封圈(14)、下接头(6)以及设置在下接头(6)上的收缩式胶碗(5)构成。同时在下接头(6)上,位于收缩式胶碗(5)的下方还开有出水孔(18)。在反循环总成的下面是由下壳体(8)、调节垫(13)、调节内管(9)以及打捞篮(11)、打捞杯(10)、强磁打捞器(7)、卡板打捞器(15)、钢丝打捞器(16)等各种打捞器具组成的多功能打捞器主体。在打捞器主体下部安装着根据地质情况选装的齿状铣鞋或研磨型铣鞋(12)。
打捞作业时,先将打捞器的上部与钻柱最下部接好。然后随同钻柱下到井底。此时收缩式胶碗总成外径小于打捞器本体外径,接着将阀球投到阀座上,于是钻井液通过打捞器的下接头与反循环接头内管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并且经下接头上的出水孔反出,就会将收缩式胶碗伸开,使它与井壁贴紧,封住井壁,这样钻井液只能沿井壁的环形空间到井底。再经过铣鞋时,会将井底下落物冲带入打捞器内,含铁落物吸在强磁打捞器上,非含铁落物进入打捞杯、打捞篮内,或挂在卡板打捞器和钢丝打捞器上,到达打捞井下落物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操作简便、性能可靠,可根据井下落物的不同,选配组装成各种有效的打捞器。因此打捞效果非常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茂森,未经杜茂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175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弹簧式闭门器
- 下一篇:通用负阻集成电路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