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向惯性助力制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92222878.7 | 申请日: | 199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758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月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月辉 |
主分类号: | B62L1/16 | 分类号: | B62L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28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向 惯性 助力 制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行车用的双向惯性助力制动装置。现有的钳形闸是由闸线直接操纵的杠杆机构和复位机构所组成。中国专利CN1052636A公开了一种利用铰轴呈交角布置的惯性助力机构,它仅是具有车轮前进方向助力制动的效益,而自行车向后倒滑时存在不仅不能省力反而是起破坏制动性能的不足之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钳爪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带轴柄的铰接叉头间接装于闸架体两翼对称的两个轴孔上,钳爪既有夹持刹车功能又利用叉头销轴与轴柄中心线呈90°交角的关系,使二个钳爪平面方向能前后摆动。钳爪从臂端装传统的刹车块,在闸架固定螺栓位置,设置对锥体式坡道滚,在左右钳爪操纵力臂相向从上方切线延伸到对锥体谷底的位置设爬坡滚子,可借助摩擦力带动钳爪向前或向后摆动,进而利用滚子爬坡原理增大刹车力。松闸线钳爪靠两个对称的复位扭簧复位。这种原理的制动装置可以设计成水平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也可以设计成中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它结构合理、制动省力、灵敏、可靠并实现了无论自行车前行或倒滑都能应用惯性助力和自由控制刹车力大小。它可以广泛应用于普通型车、高级跑车、山地车等各型自行车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解决方案之一,是左右两个钳爪的活动支点是通过两个平行设置的带轴柄的铰接叉头间接装于月牙形向下弯的闸架体两翼对称的两个轴孔上,使钳爪既有借助轴柄具夹持刹车功能,又由于叉头销轴轴线与轴柄呈90°的关系。两个钳爪能前后摆动,钳爪从臂端装传统的刹车块。在钳爪力臂一侧,装闸架固定螺栓的位置设置一个相对固定的半锥角为非自锁角的对锥体式坡道滚,左右钳爪的操纵力臂自活动支点以上,交相向对锥体的谷底上方切向延伸,其靠向对锥体谷底的位置设有爬坡滚子,右钳爪的操纵力臂从设置爬坡滚子位置以上,使它折向水平仰角在10-20°之间延伸至闸架左边沿以外,右钳爪的操纵力臂端部装闸线固定螺丝,左钳爪的操纵力臂则自装爬坡滚子位置不过闸架中心线即改为向上延伸,并且平面方向作折弯成凹形,避开右钳爪延伸过来的操纵力臂。左钳爪的操纵力臂的端部装闸线调节螺丝其高度和右钳爪操纵力臂相同。钳爪由闸线操纵,以带轴柄的叉头为活动支点,钳爪从臂端的刹车块则相向压迫车轮钢圈的两侧,两个钳爪在车轮向前或向后的摩擦力带动下摆动,摆动的钳爪带着其操纵力臂上的爬坡滚子首先消除由于初始钳爪夹紧钢圈而出现的爬坡滚子与坡道滚之间的间隙,压向对锥体式坡道滚上的一个锥体,进而利用滚子爬坡的原理实现刹车时不论是自行车前行或倒滑两个方向,均得以利用车轮惯性助力加大刹车制动力。松闸线,钳爪靠套在铰接叉头上的复位扭簧复位解除刹车。左钳爪操纵力臂不过中心线,是为了方便闸线弯曲靠近车身。闸线水平布置的目的是保持钳爪的操纵同步性条件下,使本发明能在男女自行车和前后闸都得以任意安装。
第二个方案是按此原理设计成中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该方案和水平拉线相比在滚子爬坡机构以下完全相同,仅需将自操纵力臂装爬坡滚子以上改成对称的交互从对锥体式坡道滚上方折向水平,并经相互折弯避让后延伸至对面闸架边沿附近,操纵力臂端装中拉线和配以传统的中拉线附件如闸线辅助支点、拉钩等即成为中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
附图1是自行车水平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闸形整体结构及安装示意图。该图为说明书摘要附图。
附图2是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的侧视示意图。
附图3是附图1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4是A-A部位装配关系的轴侧示意图。
附图5是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滚子爬坡部位B-B剖面示意图。
附图6是左钳爪轴侧示意图。
附图7是右钳爪轴侧示意图。
附图8是中拉线的双向惯性助力钳形闸整体结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月辉,未经陈月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28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