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型电动机无效
申请号: | 92223747.6 | 申请日: | 1992-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4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31 |
发明(设计)人: | 鹈泽基久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渊马达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6 | 分类号: | H02K5/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道棠 |
地址: | 日本千叶***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型 电动机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工具、家庭电气用具(吸尘机,等等)之类的小型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夹持含油轴承的轴承夹持座的小型电动机。
图1示出一个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其上的小型电动机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在图1中,外壳1由一种诸如软钢的金属材料成形成一个带底的空心圆筒,在其内周面上装有例如成形成弧段形的永久磁体2。在外壳1内设有一个含有一个面向永久磁体2的电枢3和一个整流子4的转子5。端板6用跟外壳1同样的金属材料制造,并成形成跟外壳1的开口接合。电刷臂7用于跟整流子4进行滑动接触,并跟与电刷臂7电气连接的输入端子8一起设置在端板6上。含油轴承9与10固定地装在分别设在外壳1的底部与端板6上的轴承夹持座11与12内。
采用上述结构,当电流从输入端子8经过电刷臂7和组成转子5的整流子4馈入电枢3,旋转力就传递到处在由固定地装到外壳1的内圆周表面上的永久磁体形成的磁场内的电枢3上,使转子5旋转,通过轴13带动外部设备(未示出)。
图2与图3是示出图1所示的一个轴承夹持座12的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相同的部分用跟图1相同的标号标示。在图2中,标号14指的是形成在轴承夹持座的内端面与含油轴承10的端面之间的间隙。图3示出轴承夹持座10的另一个示例的主要部分,其中,含油轴承10通过使其端面直接贴靠轴承夹持座12的内端面来放置并保持就位在轴承夹持座12内。标号17指的是一个通孔。
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轴承夹持座12的又另一种示例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图5是图4所示的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在图4与图5中,标号15指的是设置在轴承夹持座12的内端面上的环状凸出部;标号16指的是形成在轴承夹持座12的外端面上以形成环状凸出部15的环状沟槽。
常规结构的轴承夹持座12具有以下的问题。(同样问题存在在外壳1底面上的轴承夹持座11中。)
在图2所示的示例中,含油轴承10容易沿轴向移动。即,如含油轴承在转子5旋转过程中由于端板6受到冲击、振动等等而向右移动,在整流子4与含油轴承10之间的间隙就增大,使轴13从端板6往外伸出更多一些。另一方面,如含油轴承10朝左面移动,轴13在右面的突出长度就会减小。如轴13的突出长度以这样的方式偏离一个预定值,小型电动机就不能实现其正确的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含油轴承10就要压装得更紧以将其固定在位,或者要将对小型电动机的冲击与振动降低到最低的程度。
图3所示的结构具有润滑剂渗出含油轴承10并通过通孔17流到外面的问题。这将阻止油膜充分地形成在跟轴13的接触面上,从而导致轴13和含油轴承10的内周面磨损,在极端情况下还将导致小型电动机出现咬住现象,甚至损坏。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就要通过加大含油轴承10的容量来增大润滑油的容量。这会导致小型电动机体积增大。此外,如果上述结构中的通孔17取消掉,就可能降低轴13与含油轴承10之间的接触面积,这就会实质上降低小型电动机的功能。
此外,在图4与图5所示的结构中,从含油轴承10渗出的润滑油将会停留在环状凸出部15的周围。这将降低馈到含油轴承10与轴13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润滑剂的容量,从而阻止了油膜充分地形成在这接触表面上。这将存在图3所示结构所遇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其含油轴承是固定地装在轴承夹持座内的小型电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其正常油膜稳定地形成在轴与含油轴承之间的接触表面上的小型电动机。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可用于其上的小型电动机的一个示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
图2 至图4是示出轴承夹持座的主要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5 是图4所示主要部分的右侧视图。
图6 与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与右侧视图。
图6 与图7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纵向剖开前视图与右侧视图。相同的部分用图1至图5所示的相同的标号来标示。在图6与图7中,局部凸出部18设置在分别设在外壳1与端板6的轴承夹持座11与12的内端面上。局部凸出部18最好在圆周上等距设置,并且凸出长度相同。
这种局部凸出部18可以通过在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来成形外壳1与端板6时用冲模或冲头(均未示出)从轴承夹持座的外表面成形凹陷19来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渊马达株式会社,未经马渊马达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37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安全锁锁芯
- 下一篇:箱式多功能活动保健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