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热式连续高温热压烧结电阻炉无效
申请号: | 92223934.7 | 申请日: | 1992-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07Y | 公开(公告)日: | 1993-03-31 |
发明(设计)人: | 孙俊图;邓开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机械学院 |
主分类号: | F27B5/00 | 分类号: | F27B5/00 |
代理公司: | 陕西机械学院专利事务所 | 代理人: | 杨引雪,倪金荣 |
地址: | 7100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热式 连续 高温 热压 烧结 电阻炉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电炉,具体地说是一种回热式连续高温热压烧结电阻炉。
目前普遍采用的连续高温热压烧结电阻炉,一般为贯通式,装有材料的模具加热、加压保温、冷却在一个通室内,炉子升温慢,热量损失大,余热不能回收,冷却速度慢,影响热压质量。炉内加热元件配用的碳管长且直径大,成本高易损坏,维修更换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热压陶瓷刀片和高温烧结零件、能回收余热,热压后能迅速冷却,节电、节水、节气,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的回热式连续高温热压烧结电阻炉。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回热室内底部设置能旋转的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圆周上均布偶数个工位;有穿过转盘上同一直径两工位和回热室的底能上下运动的顶杆和下压头;与顶杆同轴线的前室和与下压头同轴线的热压室均置于回热室盖上;上压头穿过热压室盖沿热压室的轴线插入热压室,它的下端固联有双作用块;在热压室内设置有倒置式碳管制的电热元件,电极从热压室上部侧壁引出;前室与回热室之间设置有闸门和托板;防爆压紧装置置于前室盖上。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能实现回收余热,热压后的热模迅速冷却,节电、节水、节气,生产效率高,操作维修方便等优点。
附图是回热式连续高温热压烧结电阻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极,2为电热元件,3为双作用块,4为上压头,5为热压室盖,6为炉衬,7为热压室,8为回热室,9为防爆压紧装置,10为前室盖,11为托板,12为闸门,13为前室,14为顶杆,15为转盘,16为下压头,17为模具,18为回热室盖。
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回热室内底部设置能旋转的转盘,在转盘的同一圆周上均布六个工位;有穿过转盘上同一直径两工位和回热室的底能上下运动的顶杆和下压头;与顶杆同轴线的前室和与下压头同轴线的热压室均置于回热室盖上;上压头穿过热压室盖沿热压室的轴线插入热压室,它的下端固联有用高强度石墨制造的双作用块;在热压室内设置有倒置式碳管制的电热元件,电极从热压室上部侧壁引出;前室和回热室之间设置有闸门和托板;防爆压紧装置置于前室盖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炉子使用时需通入保护气氛。开始工作时首先通入保护气进行排气,经检查确定炉内充满保护气氛时即可升温,待炉温升至工作温度后装入装料模具开始热压生产。当转盘上的六个工位均放置一个装料模具时,炉子进入如下正常循环工作状态:转盘转动60°,下压头上升,将相应工位上模具送至热压室内加热。同时顶杆上升将相应工位上的模具送至前室,插入托板,顶杆下降,关闭闸门,该模具在前室内进行出炉前的进一步冷却。当热压室内的模具加热到热压温度时,上压头和下压头同时给模具实施加压后进入保温保压阶段。前室内的模具冷却时间到后,打开前室盖将该模具取出再装入一个需要加热的装料模具,盖好前室盖。前室换气后打开闸门顶杆上升将模具托起,把托板拉开,顶杆下降将模具放至转盘上的相应工位上。同时下压头下降将经保温保压的模具放置相应工位。转盘再继续转动60°,本热压烧结炉继续重复上述工作过程,实现了连续热压生产。
在烧结过程中,刚装进的需要预热的冷模和经过保温保压需要冷却的热模共处回热室内进行热交换,即冷模被预热,热模被冷却,实现了热模速冷,既改善了热压质量,又使余热回收循环利用,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模具处于加热加压状态时,热压室和回垫室之间的通道被下压头遮挡,下压头下降将模具移至回热室时,该通道被双作用块封住,可减少热压室热量向下辐射;前室与回热室有闸门相隔,可减少回热室热气上升和保护气的消耗。
双作用块可用高强度石墨制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机械学院,未经陕西机械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922239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